2010年12月11日 星期六

中大生發明「細菌硬碟」奪獎 1克大腸桿菌儲存90萬GB數據

【明報專訊】一般市民會透過電腦硬碟儲存資料,一班中大生則發揮創意,結合電子工程和基因研究等知識,成功以細菌的基因密碼作為儲存媒介,研發出利用極小量大腸桿菌儲存大量資料的「生化硬碟」,1克細菌容量足夠儲存超過3億張數碼相片或音樂。中大生發明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國際基因機器設計大賽(iGEM),與其他11個亞洲地區參賽隊伍共同奪得金獎。

中大昨為奪獎學生舉行祝捷會,校長沈祖堯表示,醫生和學界普遍將大腸桿菌視為「該殺」的細菌,要以抗生素消滅,但學生運用想像力,將資訊植入細菌基因內,像儲存資料的記憶卡一樣,相信將來可應用於人類生活之中。

資料編成DNA注射入細菌基因

研究成功將文字等資料,透過電腦程式編碼和排序,再將資料編製成DNA基因密碼,再以注射方式植入細菌的基因中。只要透過基因排序洗牌,便可再以「算式解碼」取回資料。

其中一名獲獎學生、中大生命科學學部哲學博士二年級生余志承表示,透過新技術,1克細菌(約1000萬粒)可儲存多達90萬GB數據,相等於450個現有最大容量的2000GB硬碟。現階段研究未完成具體將細菌製成記憶硬碟的方法,研究隊伍會繼續嘗試將圖像資料放入細菌基因中。他表示,今次研究採用大腸桿菌,是由於該細菌相對上較安全,實驗期間沒有學生感染細菌。

學者:助基因食物加專利條碼

參與研究的11名學生,有4名學生參賽時只是一年級本科生,其中麥嘉欣坦言,由於研究需求的技術非書本知識,自己要花較多時間和決心閱讀科學家的研究報告,而團伍除了整個暑假專注研究,亦要花大量時間籌備到美國麻省理工大學    發表研究及製作網頁,她坦言同學彼此獲益良多,明年會再次參賽。

負責帶隊的中大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陳竟明認為,今次學生的研究已達畢業生報告的水準,首次參賽又成功在130個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成績令人鼓舞。而當中創新的細菌加密技術,將來或可為基因改造食物加入專利條碼,保障食物安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andom Post

  • (魔獸世界獸人300壯士)300個LV1人物做掉加犘爾
    04.01.2011 - 0 Comments
  • 消息稱微軟將在6月推出Zune手機
    14.05.2009 - 0 Comments
  • 亞丁灣海底的星際之門
    17.12.2010 - 0 Comments
    標題:聽聽麥克勒姆的說法作者/譯者:youtube日期:2010/12/3 /…
  • 攝影必學:構圖之黃金分割
    05.07.2009 - 0 Comments
    介紹過那麼多攝影器材的基本知識後,是時候談一下攝影技巧了。在攝影學中其中一項最重要的技巧便是構圖,而構圖理論中最重要的入門技巧便是黃金分割(Golden Ratio)了。 古老的黃金分割理論 …
  • Aliens vs Predator
    23.05.2009 - 0 Comments
    " Video Games | Aliens vs Predator | Teaser TrailerXBox 360 | Playstation 3 | Nintendo W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