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7日 星期四
不影響 Windows 狀態下把 Ubuntu 安裝到 USB Flash Drive 上
此安裝方法十分簡單,也不會影響到 Windows 開機系統檔案,便可以輕鬆地把 Ubuntu 安裝到USB Flash、USB 硬碟或 SD CARD上,直接從 USB 裝置啟動 Ubuntu,此安裝方法和 Ubuntu LiveCD 最大分別之處是,Ubuntu LiveCD 只要你從新開機,所有設定值和已安裝的軟體都會全部消失,而此一種安裝方法便不會發生這樣的情形,當然執行速度便需要看你所使用的是什麼裝置,如果是USB硬碟支援3.0速度會很快。
安裝前首先要確認以下幾點
1. 你的底板是否支援 USB 開機
2. 你身邊是否擁有4GB的USB裝置
如果以上兩點你都已經準備好,我們就現在開始吧
首先當然要去下載 Ubuntu 版本隨意閣下喜好只要注意你是需要64BIT或32BIT便可
網址:http://www.ubuntu.com/
建議繁體字用家請下載 Desktop 的連結檔案千萬不要去下載 Ubuntu 桌面版此版本的頁面,除非你.....
另外還有一個軟件需要用到 VMware Player
網址:http://www.vmware.com/products/player/
做法很簡單,直接看下圖你一定看得懂,除非你.....
2010年12月21日 星期二
Google推出3D人體瀏覽網站
人體驚異奇航 Google推出人體搜尋 ‧數位資訊 2010/12/17
【文/楊又肇】
「搜尋」到底還是Google的強項,除了先前推出地球、火星、天文、海底等搜尋外,這次Google實驗室將目標擺放在人體奧妙上,讓使用者可以透過瀏覽器「搜尋」人體內部結構。
真正的「人肉搜尋」!
(圖/擷自「Google Body Browser」網站)
這個由Google實驗室所推出的「Google Body Browser」,是建立在自家WebGL應用技術,可讓瀏覽器支援大量的3D圖形內容。不過,目前僅支援Google Chrome 9、蘋果新版Safari以及Mozilla Firefox 4 beta版本使用。
「Google Body Browser」目前可針對輸入人體骨骼或特定器官名稱進行搜尋,同時配合滑鼠操作可完整呈現人體肌肉組織、血管分佈或者是器官位置等。目前應該還稱不上正式版本,估計之後將會針對醫療課程等用途作發展。
「Google Body Browser」網站
http://bodybrowser.googlelabs.com/
【文/楊又肇】
「搜尋」到底還是Google的強項,除了先前推出地球、火星、天文、海底等搜尋外,這次Google實驗室將目標擺放在人體奧妙上,讓使用者可以透過瀏覽器「搜尋」人體內部結構。
![[img]http://mag.udn.com/magimages/42/PROJ_ARTICLE/322_2920/f_289181_1.jpg[/img]](http://mag.udn.com/magimages/42/PROJ_ARTICLE/322_2920/f_289181_1.jpg)
真正的「人肉搜尋」!
(圖/擷自「Google Body Browser」網站)
這個由Google實驗室所推出的「Google Body Browser」,是建立在自家WebGL應用技術,可讓瀏覽器支援大量的3D圖形內容。不過,目前僅支援Google Chrome 9、蘋果新版Safari以及Mozilla Firefox 4 beta版本使用。
「Google Body Browser」目前可針對輸入人體骨骼或特定器官名稱進行搜尋,同時配合滑鼠操作可完整呈現人體肌肉組織、血管分佈或者是器官位置等。目前應該還稱不上正式版本,估計之後將會針對醫療課程等用途作發展。
「Google Body Browser」網站
http://bodybrowser.googlelabs.com/
2009年8月9日 星期日
MP3 鈴聲剪輯工具 mp3DirectCut

mp3DirectCut是一個免費的Mp3音訊剪輯軟體,用途廣泛且操作簡單,最常見是把Mp3音樂剪輯成為手機聆聲。官方的是英文版本,但也可以轉成繁體中文界面,應用上來更為方便囉!
軟體簡介:
顧明思義,mp3DirectCut當然是用來剪輯MP3格式的音訊檔案啦~看詳細介紹可前往官方網站哦~這個是官方的最新版本,有不少地方改進了!也可以在官網中取得相關資訊。
軟體資訊:
【軟體名稱】mp3DirectCut
【軟體版本】2.11
【軟體性質】免費軟體
【介面語言】英文、多語言版
【檔案大小】207KB
【官方網站】http://mpesch3.de1.cc/mp3dc.html
【檔案下載】官方下載頁面
如何把Mp3音樂檔案剪輯成一段短小的音樂作為手機聆聲呢?只要用mp3DirectCut這個軟體就可以了,現在就給大家一個教學,希望大家學會應用它囉~
把程式的界面轉為繁體中文以方便使用:
1. 在第一次啟動時就可以設定成繁體中文版了。

2. Restart Program.

3. 己轉成了繁體中文的界面了。

這樣,就可以開始剪輯了。( 只適用於*mp3音訊 )
4. 選 檔案>開啟

5。選擇歌曲

6. 會出現下面的視窗>打勾>OK

7. 按下 [播放]

8. 選取開始的地方後,按【設為開始】。

9. 選取結束的地方後,按【設為結束】。

10. 選 檔案>儲存選取

11. 把檔案存起來及重新命名。

來源:http://will.comze.com/how-to-use-mp3directcut/1/2/
2009年6月22日 星期一
把 DVD 轉片到 Nokia 5800!
1. 把 DVD 拷貝到硬碟上
把 DVD 裡面的內容抓到硬碟上,再開始轉檔。DVD Shrink 是一套免費軟體,你可以從以下位置下載。
2. HandBrake 轉檔
可以到這個地方下載,安裝之後執行即可,或從下方位置下載。

首先,是要輸入剛才拷貝進來的 DVD 檔案。先點選工具列最左邊的「Source」,之後在下拉選單中選「DVD/VIDEO_TS Folder」,之後選擇硬碟上的 VIDEO_TS 資料夾(也就是 D:\DVD_VIDEO\VIDEO_TS)。HandBrake 之後會分析裡面的檔案,需要一些時間。
Step 1: 「Source」→「DVD/VIDEO_TS Folder」輸入 DVD 檔案。

因為 5800 不認識 m4v 檔案,所以你還要在下面 Output Settings 的「Format」中選「MP4 File」,後面的三個方塊都不用勾選。

視窗的下方有六個頁籤,在第一個頁籤「Picture Setting」裡面,把「Crop」點選「Automatic」,這會把原始影片的黑邊裁剪掉;之後在右邊的「Size」中,把「Anamorphic」選「None」,之後在上面的 width 裡面填入 640,這樣程式會把影片等比例縮小到寬度為 640 pixel。其他的設定,請參考下圖方式。

之後,點一下「Video」頁籤,在 Video Codec 中選「MPEG-4 (XviD)」,Framerate 選「Same as source」。
在 Quality 部分,你可以在 Avg Bitrate 中填入「1200」,轉出來的畫質很優,不過這樣轉下來,2 小時的蜘蛛人大概要快 1.2 GB 的大小,如果你覺得太大的話,可以試著調小一點,或直接在上面的 Target Size 中填入你希望的檔案大小(以 MB 計算),程式會自己計算位元率。
然後,這頁的下面還有一個「2-Pass Encoding」的選項,預設是會勾選的,這代表程式會做二次編碼,畫質會比一次編碼要來得好一些,不過耗的時間會更長。如果你不想等的話,可以不勾選這個選項,但我本人是畫質控的,所以這裡保留。

接下來是聲音與字幕的指定,請先點選「Audio & Subtitles」頁籤。在這頁下面,共有「Audio Tracks」與「Subtitles」兩大項目,首先在 Audio Tracks 的「Source」中選 Automatic,「Audio Codec」選「AAC」,「Mixdown」選「Stereo」,「Samplerate」選「Auto」,「Bitrate」選「128」。
你從字幕的下拉選單中,可以看到 DVD 內建的所有字幕語言,原始 DVD 字幕只有台灣繁體中文的話,那只要找出「Chinese」選它就好了;不過如果 DVD 裡面也有香港繁體中文字幕的話,在下拉選單中一樣也會顯示成「Chinese」,所以你可能會看到不只一個 Chinese 字幕可以選;這時你可以碰一下運氣,看看哪個轉出來才是正確的字幕。至於接下來的三個頁籤:「Chapters」、「Advanced」與「Query Editor」,都不用更動。

HandBrake 到這裡的設定全部結束,接下來你可以直接按工作列的「Start」開始轉檔,這時會跳出一個 DOS 視窗,這個 DOS 視窗是實際執行轉檔的程式,所以不能把它關掉!
如果你不想以後每次轉檔都要重新設一次這些鬼設定的話,HandBrake 介面右側可以把剛剛調整好的設定存成一個預設值,只要點一下視窗右下角的橘色「Add」按鈕,然後給這個預設值取個名字(就叫做「5800XM Xvid 1200kbps」?),之後你每次開啟 HandBrake 就可以套用了。等到 DVD 轉檔完成之後,就可以傳到記憶卡上觀看!
把 DVD 裡面的內容抓到硬碟上,再開始轉檔。DVD Shrink 是一套免費軟體,你可以從以下位置下載。
2. HandBrake 轉檔
可以到這個地方下載,安裝之後執行即可,或從下方位置下載。

首先,是要輸入剛才拷貝進來的 DVD 檔案。先點選工具列最左邊的「Source」,之後在下拉選單中選「DVD/VIDEO_TS Folder」,之後選擇硬碟上的 VIDEO_TS 資料夾(也就是 D:\DVD_VIDEO\VIDEO_TS)。HandBrake 之後會分析裡面的檔案,需要一些時間。
Step 1: 「Source」→「DVD/VIDEO_TS Folder」輸入 DVD 檔案。

因為 5800 不認識 m4v 檔案,所以你還要在下面 Output Settings 的「Format」中選「MP4 File」,後面的三個方塊都不用勾選。

視窗的下方有六個頁籤,在第一個頁籤「Picture Setting」裡面,把「Crop」點選「Automatic」,這會把原始影片的黑邊裁剪掉;之後在右邊的「Size」中,把「Anamorphic」選「None」,之後在上面的 width 裡面填入 640,這樣程式會把影片等比例縮小到寬度為 640 pixel。其他的設定,請參考下圖方式。

之後,點一下「Video」頁籤,在 Video Codec 中選「MPEG-4 (XviD)」,Framerate 選「Same as source」。
在 Quality 部分,你可以在 Avg Bitrate 中填入「1200」,轉出來的畫質很優,不過這樣轉下來,2 小時的蜘蛛人大概要快 1.2 GB 的大小,如果你覺得太大的話,可以試著調小一點,或直接在上面的 Target Size 中填入你希望的檔案大小(以 MB 計算),程式會自己計算位元率。
然後,這頁的下面還有一個「2-Pass Encoding」的選項,預設是會勾選的,這代表程式會做二次編碼,畫質會比一次編碼要來得好一些,不過耗的時間會更長。如果你不想等的話,可以不勾選這個選項,但我本人是畫質控的,所以這裡保留。

接下來是聲音與字幕的指定,請先點選「Audio & Subtitles」頁籤。在這頁下面,共有「Audio Tracks」與「Subtitles」兩大項目,首先在 Audio Tracks 的「Source」中選 Automatic,「Audio Codec」選「AAC」,「Mixdown」選「Stereo」,「Samplerate」選「Auto」,「Bitrate」選「128」。
你從字幕的下拉選單中,可以看到 DVD 內建的所有字幕語言,原始 DVD 字幕只有台灣繁體中文的話,那只要找出「Chinese」選它就好了;不過如果 DVD 裡面也有香港繁體中文字幕的話,在下拉選單中一樣也會顯示成「Chinese」,所以你可能會看到不只一個 Chinese 字幕可以選;這時你可以碰一下運氣,看看哪個轉出來才是正確的字幕。至於接下來的三個頁籤:「Chapters」、「Advanced」與「Query Editor」,都不用更動。

HandBrake 到這裡的設定全部結束,接下來你可以直接按工作列的「Start」開始轉檔,這時會跳出一個 DOS 視窗,這個 DOS 視窗是實際執行轉檔的程式,所以不能把它關掉!
如果你不想以後每次轉檔都要重新設一次這些鬼設定的話,HandBrake 介面右側可以把剛剛調整好的設定存成一個預設值,只要點一下視窗右下角的橘色「Add」按鈕,然後給這個預設值取個名字(就叫做「5800XM Xvid 1200kbps」?),之後你每次開啟 HandBrake 就可以套用了。等到 DVD 轉檔完成之後,就可以傳到記憶卡上觀看!
Nokia 5800 MP4 轉片軟體
「iPodRobot iPod Video Converter(iPVC)」原本是設計給 iPod 與 iPhone 用戶的轉檔軟體,它可以轉成一般的 MPEG-4 檔案,它是免費的!iPVC 是由 iPodRobot 公司開發的,大家可以到他們的官網下載程式。程式安裝後,到桌面上開啟下面的圖示。
也可以按這直接下載
左邊是待處理的影片列表,右邊則是輸出的選項,要加入影片的話,只要把影片拖到左邊的窗格裡面就可以了。

拖進來之後,你會看到影片的縮圖,還有關於這個影片的資訊,這裡你需要注意的是裡面的「Video」資訊,請記住影片的 FPS 數據(例子: 29.970 fps),因為在之後修改輸出設定的時候,輸出的 FPS 要跟原始的 FPS 數據一樣,才不會有影音不同步的問題。

請記住紅框裡的 FPS 數據
修改右邊的 Output Options,在這部份框了三個紅框,這三個部分是你需要注意 與修改的地方,只要把選項調成一樣的就可以。不過還是要注意,第二個紅框最下面有一個「Frame rate」,這個數值要調整成跟你上面記下來的原始 FPS 數據一樣,如果只有差一點點的話也沒關係,以這裡的例子來說,原始 FPS 為 29.97,所以我們選 30 就可以。

把程式的數值調整成上面這樣,Frame rate 部分要特別注意。
上面這組設定的影片大小是 640 x 360,剛好跟 5800 螢幕解析度一模一樣,不過這樣的影片大小比較適合電影之類的寬螢幕影片,如果你想轉 4:3 格式的影片,可以把 Video Size 調成 640 x 480。調整完後按一下工具列上的綠色轉換按鈕就會開始轉檔了。 
支援非常多的影片格式,包括 AVI、MPEG、WMV、MOV、MP4、RM、RMVB、DivX、ASF、VOB、3GP 等等,連你從 YouTube 抓下來的 FLV 檔也能轉,當然也是支援 H.264 的,而且它的轉檔速度還不錯。
也可以按這直接下載
左邊是待處理的影片列表,右邊則是輸出的選項,要加入影片的話,只要把影片拖到左邊的窗格裡面就可以了。

拖進來之後,你會看到影片的縮圖,還有關於這個影片的資訊,這裡你需要注意的是裡面的「Video」資訊,請記住影片的 FPS 數據(例子: 29.970 fps),因為在之後修改輸出設定的時候,輸出的 FPS 要跟原始的 FPS 數據一樣,才不會有影音不同步的問題。

請記住紅框裡的 FPS 數據
修改右邊的 Output Options,在這部份框了三個紅框,這三個部分是你需要注意 與修改的地方,只要把選項調成一樣的就可以。不過還是要注意,第二個紅框最下面有一個「Frame rate」,這個數值要調整成跟你上面記下來的原始 FPS 數據一樣,如果只有差一點點的話也沒關係,以這裡的例子來說,原始 FPS 為 29.97,所以我們選 30 就可以。

把程式的數值調整成上面這樣,Frame rate 部分要特別注意。
上面這組設定的影片大小是 640 x 360,剛好跟 5800 螢幕解析度一模一樣,不過這樣的影片大小比較適合電影之類的寬螢幕影片,如果你想轉 4:3 格式的影片,可以把 Video Size 調成 640 x 480。調整完後按一下工具列上的綠色轉換按鈕就會開始轉檔了。

支援非常多的影片格式,包括 AVI、MPEG、WMV、MOV、MP4、RM、RMVB、DivX、ASF、VOB、3GP 等等,連你從 YouTube 抓下來的 FLV 檔也能轉,當然也是支援 H.264 的,而且它的轉檔速度還不錯。
2009年6月7日 星期日
請大家參與 BOINC (伯克利開放式網絡計算)
什麼是 BOINC ?
BOINC 的英語全稱是 Berkeley Open Infrastructure for Network Computing,直接翻譯成中文的意思是:伯克利開放式網絡計算。
BOINC 是一個分佈式計算平台,使得各種分佈式計算項目能夠使用一個平台軟件來運行。不同於傳統的分佈式計算項目(比如SETI@home Classic,Folding@home)都有獨立的內核和分佈式程序,通過BOINC,協調不同的項目所能分配到的系統資源,都將變得非常方便。
官方網站:http://boinc.berkeley.edu/
我加入左:
1.SETI@home
SETI (搜尋外星智能)是一個科學領域,其目標是探測地球以外的智能生命。其中的一個方法,稱為無線電 2007-06-29使用射電望遠鏡,聽取了窄帶寬的無線電信號從空間。這種信號是不知道是自然發生,因此,檢測將提供證據證明外星人的技術。
2.Quantum Monte Carlo at Home
分子之間的反應是非常重要的幾乎所有地區的我們的生活。的結構和反應性的分子可以預見的量子化學,但解決大量複雜的方程的量子理論往往需要大量的計算能 力。在我們的項目我們要獲得必要的計算時間,以進一步發展非常有希望的量子Monte Carlo ( QMC )方法的普遍使用量子化學。
3.MilkyWay@home
銀河@ Home是利用度平台,充分利用計算資源自願建立一個高度精確的三維模型的銀河系使用收集的數據斯隆數字巡天 。
BOINC 的英語全稱是 Berkeley Open Infrastructure for Network Computing,直接翻譯成中文的意思是:伯克利開放式網絡計算。
BOINC 是一個分佈式計算平台,使得各種分佈式計算項目能夠使用一個平台軟件來運行。不同於傳統的分佈式計算項目(比如SETI@home Classic,Folding@home)都有獨立的內核和分佈式程序,通過BOINC,協調不同的項目所能分配到的系統資源,都將變得非常方便。
官方網站:http://boinc.berkeley.edu/
我加入左:
1.SETI@home
SETI (搜尋外星智能)是一個科學領域,其目標是探測地球以外的智能生命。其中的一個方法,稱為無線電 2007-06-29使用射電望遠鏡,聽取了窄帶寬的無線電信號從空間。這種信號是不知道是自然發生,因此,檢測將提供證據證明外星人的技術。
2.Quantum Monte Carlo at Home
分子之間的反應是非常重要的幾乎所有地區的我們的生活。的結構和反應性的分子可以預見的量子化學,但解決大量複雜的方程的量子理論往往需要大量的計算能 力。在我們的項目我們要獲得必要的計算時間,以進一步發展非常有希望的量子Monte Carlo ( QMC )方法的普遍使用量子化學。
3.MilkyWay@home
銀河@ Home是利用度平台,充分利用計算資源自願建立一個高度精確的三維模型的銀河系使用收集的數據斯隆數字巡天 。
2009年6月3日 星期三
極光網上P2P電視軟件 還可以觀看香港高清台 J2,HDTVB...
官網:http://www.jghdtv.com/
極光高清電影電視(JGHDTV)是全球首款萬能P2P技術的高清電影、網絡電視播放器軟件。由原天人和九品網絡 電視創始人Sunkin精心打造!極光(JGHDTV)播放器匯聚了全球熱播和經典的影片35000多部,網絡電視直播頻道2300多個,此外,還可在線 收聽超過640全球的電台直播,以及萬首在線流行音樂播放等超實用的功能,更重要的是:這一切是完全免費的!趕快下載極光高清電影電視吧,全新超HI的高清影視在線生活即刻引爆!
軟件全面支持:Pipi|PPS|PPLIVE|QQlive|Sopcast|Feidian|TVU|JYTV|CCTV|Sina等十八個高清電影電視引擎,只要一次安裝本軟件,即可看遍天下精彩的高清電影和網絡電視直播!
極光高清電影電視(JGHDTV)是全球首款萬能P2P技術的高清電影、網絡電視播放器軟件。由原天人和九品網絡 電視創始人Sunkin精心打造!極光(JGHDTV)播放器匯聚了全球熱播和經典的影片35000多部,網絡電視直播頻道2300多個,此外,還可在線 收聽超過640全球的電台直播,以及萬首在線流行音樂播放等超實用的功能,更重要的是:這一切是完全免費的!趕快下載極光高清電影電視吧,全新超HI的高清影視在線生活即刻引爆!
軟件全面支持:Pipi|PPS|PPLIVE|QQlive|Sopcast|Feidian|TVU|JYTV|CCTV|Sina等十八個高清電影電視引擎,只要一次安裝本軟件,即可看遍天下精彩的高清電影和網絡電視直播!

2009年5月26日 星期二
首款中國操作系統!麒麟操作系統!
http://www.jdde.cn/kylinying.html
下載地址
http://www.kylin.org.cn
據報導稱是由國防科技大學、中軟公司、聯想公司、浪潮集團和民族恆星公司合作研製的開源服務器操作系統。此操作系統是863計劃重大攻關科研項目,目標是打破國外操作系統的壟斷,研發一套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服務器操作系統。
銀河麒麟引起相關國家注意
2009年5月13日,在美國國會最近的一系列聽證會中,安全專家披露了「麒麟」安全操作系統的存在,其中包括中國政府如何準備與美國發動網絡戰的最新細節。
私人安全專家凱文•科曼(Kevin Coleman)在4月30日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的聽證會上說,中國部署麒麟操作系統意義重大,因為這「強化了」關鍵的中國服務器。
科曼告訴華盛頓時報說,麒麟操作系統自2001年開始研發,中國政府和軍隊電腦從2007年開始成為該系統首批用戶。
科曼說,麒麟操作系統的部署使得美國網絡進攻能力對中國無效,因為目前的網絡武器主要用來針對Linux 、 Unix和Windows平台,這也是當前三大流行的電腦操作系統。
華盛頓時報說,美國的網絡戰能力主要集中在滲透安裝了不安全操作系統的中國政府和軍方電腦,如微軟的Windows 。
科曼還表示,中國還開發了一種和美國製造的芯片不同的安全微處理器,可以強化針對黑客或自動惡意軟件攻擊。
「在網絡舞台,中國玩象棋,而我們玩跳棋。」科曼說,在網絡戰上,中國和美國俄羅斯地位相等,「這是三方的角逐,不分勝負的賽跑。」
下載地址
http://www.kylin.org.cn
據報導稱是由國防科技大學、中軟公司、聯想公司、浪潮集團和民族恆星公司合作研製的開源服務器操作系統。此操作系統是863計劃重大攻關科研項目,目標是打破國外操作系統的壟斷,研發一套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服務器操作系統。
銀河麒麟引起相關國家注意
2009年5月13日,在美國國會最近的一系列聽證會中,安全專家披露了「麒麟」安全操作系統的存在,其中包括中國政府如何準備與美國發動網絡戰的最新細節。
私人安全專家凱文•科曼(Kevin Coleman)在4月30日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的聽證會上說,中國部署麒麟操作系統意義重大,因為這「強化了」關鍵的中國服務器。
科曼告訴華盛頓時報說,麒麟操作系統自2001年開始研發,中國政府和軍隊電腦從2007年開始成為該系統首批用戶。
科曼說,麒麟操作系統的部署使得美國網絡進攻能力對中國無效,因為目前的網絡武器主要用來針對Linux 、 Unix和Windows平台,這也是當前三大流行的電腦操作系統。
華盛頓時報說,美國的網絡戰能力主要集中在滲透安裝了不安全操作系統的中國政府和軍方電腦,如微軟的Windows 。
科曼還表示,中國還開發了一種和美國製造的芯片不同的安全微處理器,可以強化針對黑客或自動惡意軟件攻擊。
「在網絡舞台,中國玩象棋,而我們玩跳棋。」科曼說,在網絡戰上,中國和美國俄羅斯地位相等,「這是三方的角逐,不分勝負的賽跑。」
2009年5月23日 星期六
Google Chrome stable version 2.0.172.28 released.
Download here.
Improvements included
a. Improved New Tab Page
b. Full Screen Mode
c. Form Autofill
d. Increased Stability
e. Increased Speed etc.
{
Finally, a note on version numbers: we're referring to this as Chrome 2, but that's mainly a metric to help us keep track of changes internally. We don't give too much weight to version numbers and will continue to roll out useful updates as often as possible.
}
Google Chrome Blog
The latest beta version of Google Chrome is 2.0.181.1.
http://www.softpedia.com/get/Int ... Google-Chrome.shtml


Improvements included
a. Improved New Tab Page
b. Full Screen Mode
c. Form Autofill
d. Increased Stability
e. Increased Speed etc.
{
Finally, a note on version numbers: we're referring to this as Chrome 2, but that's mainly a metric to help us keep track of changes internally. We don't give too much weight to version numbers and will continue to roll out useful updates as often as possible.
}
Google Chrome Blog
The latest beta version of Google Chrome is 2.0.181.1.
http://www.softpedia.com/get/Int ... Google-Chrome.shtml
2009年5月22日 星期五
解決不能登入論壇或自動登出的辦法
解決不能登入論壇或自動登出的辦法 根據部份會員反映,登入不到本站。但如不能登入,可以依照以下方法解決(大部份都可以)。
首先
1. 看看你的系統時間是否正確今天的時間和日期。
2. 帳號同時多於一個人登入會出現自動登出的情況。
如沒有以上問題,可以依照下列方法。
清除 Cookies
若用Firefox流覽器可以先清除Cookies,後再登入
1. 自動清除 Cookies 小工具 for WinNT/XP
下載此軟件執行,建議先看說明
2. 手動方法(以Internet Explorer 7 作為範例)
其他瀏覽器亦大同小異。
使用過濾軟件要注意 (如 Norton Internet Security / ZoneAlarm)等
由於 Norton Internet Security 過於強大和苛刻的過濾,使用該防火牆軟件產品的用戶在其預設配置下訪問論壇 或其他網站將會產生一些問題。
具體問題表現在:
1. 由於硬性禁止了來路信息,導致 論壇 提交安全檢查無法通過,在發貼等情況下提示為 '您的請求來路不正確或驗證字串不符,無法提交。'
2. 由於誤判斷,將發貼時的 論壇 代碼輔助提示判斷為廣告信息而不被執行。
儘管如此,Norton Internet Security 仍不失為一款強大有效的網絡安全產品,如果您訪 論壇 存在上述兩種問題,我們建議您修改 Norton 的預設配置以避免可能給您帶來的不便。
方法如下 (以 Norton Internet Security 中文版為例):
1. 選項 => Norton Internet Security => Web內容 => 瀏覽站點的信息 => 選擇 允許 (設預是 禁止)
2. 禁止廣告 => 配置(在窗口右下方) => 取消 啟用禁止廣告 的複選框
經過上述修改在安裝有 Norton Internet Security 的機器上您將仍然可以順暢的訪問 論壇 及其他網站。
除了 Norton 外用 ZoneAlarm 在 cookies control 內用了 remove private header information 同樣出現以上問題。
[其他安全解決方法]
打開瀏覽器 Internet Explorer -> 工具 -> 網際網絡選項 -> 隱私權 -> 網站
於網址一欄輸入本站網址如http://www.hkepc.com/forum/按下「允許」
會於「受管制的網站中」出現:
http://www.hkepc.com/forum/自動允許
確定 -> 確定
現在使用允許的網址登入。
記緊以下一點!
登入後勿按跳頁,由電腦自動跳頁,否則便跑回以前的路
[ 其他安全解決方法2 ]
打開瀏覽器 Internet Explorer -> 工具 -> 網際網絡選項 -> 隱私權 -> 接受所有Cookies -> 確定。
[部分人登錄不了(找個人原因)]
1、有可能同一功能變數名稱下的 Cookie 相互影響所致.如果您使用FireFox瀏覽器,可在 選項中刪除 Cookies.登錄問題即可解決.
2、個人機器沒有打開cookies
首先查詢自己所使用的IE版本。
打開IE,點擊菜單條上的"幫助"(Help) ,在展開的菜單裡,選擇最下面一條"關於Internet Explorer"(About Internet Explorer) ,在彈出的窗口中,Internet Explorer圖片標題下第一行,就是有關版本資訊。一般是,5.0或6.0。
A. 如果您使用的是IE 6.0版本,請按以下幾個步驟啟用cookie:
(1)點擊菜單條上的"工具"(Tool) 在展開的菜單裡,選擇最下面一條"Internet選項"(Internet Options) 在打開的Internet 選項設置窗口裡,頂上有一條標籤欄,點擊第三個"隱私"(Privacy)。在"隱私"的設置裡,中間偏下有三個按鈕,點擊第二個按鈕"高級" (Advanced) 在彈出的cookie設置窗口裡,勾選如下設置:
覆蓋自動cookie處理 (Override automatic cookie handling)
第一方cookie:接受 (First-party cookies: Accept)
第三方cookie:接受 (Third-party cookies: Accept)
總是允許會話cookie (Always allow session cookies)
點擊按鈕"確定"(OK),關閉cookie設置窗口
點擊按鈕"確定"(OK),關閉Internet 選項設置窗口
B.如果您使用的是IE 5.0版本,請按以下幾個步驟啟用cookie:
點擊菜單條上的"工具"(Tool)
在展開的菜單裡,選擇最下麵一條"Internet選項"(Internet Options)
在打開的Internet 選項設置窗口裡,頂上有一條標籤欄,點擊第二個"安全"(Security)。
在"安全"的設置裡,中間偏下有兩個按鈕,點擊按鈕"自定義級別"(Customized)
在彈出的安全設置窗口裡,拉動上下滾動條,找到cookie設置,勾選如下設置:
允許使用存儲在您計算機上的cookie:啟用
允許使用每個對話cookie(未存儲):啟用
點擊按鈕"確定"(OK),關閉安全設置窗口
點擊按鈕"確定"(OK),關閉Internet 選項設置窗口
注: 解決方法由互聯網蒐集。
以下資料轉至HKEPC會員phil_123
1. 先到 Tools (工具) menu 按 Options(選項), 或者直接按 Alt+O

2. 到 Privacy(隱私) tab, 按 Show cookies... (顯示 Cookie...)

3. 搵 forum.hkepc.com 同埋 hkepc.com, 按 Remove Cookies (刪除 Cookie)

(圖片未更新)
4. 完成.
首先
1. 看看你的系統時間是否正確今天的時間和日期。
2. 帳號同時多於一個人登入會出現自動登出的情況。
如沒有以上問題,可以依照下列方法。
清除 Cookies
若用Firefox流覽器可以先清除Cookies,後再登入
1. 自動清除 Cookies 小工具 for WinNT/XP
下載此軟件執行,建議先看說明
2. 手動方法(以Internet Explorer 7 作為範例)
其他瀏覽器亦大同小異。
使用過濾軟件要注意 (如 Norton Internet Security / ZoneAlarm)等
由於 Norton Internet Security 過於強大和苛刻的過濾,使用該防火牆軟件產品的用戶在其預設配置下訪問論壇 或其他網站將會產生一些問題。
具體問題表現在:
1. 由於硬性禁止了來路信息,導致 論壇 提交安全檢查無法通過,在發貼等情況下提示為 '您的請求來路不正確或驗證字串不符,無法提交。'
2. 由於誤判斷,將發貼時的 論壇 代碼輔助提示判斷為廣告信息而不被執行。
儘管如此,Norton Internet Security 仍不失為一款強大有效的網絡安全產品,如果您訪 論壇 存在上述兩種問題,我們建議您修改 Norton 的預設配置以避免可能給您帶來的不便。
方法如下 (以 Norton Internet Security 中文版為例):
1. 選項 => Norton Internet Security => Web內容 => 瀏覽站點的信息 => 選擇 允許 (設預是 禁止)
2. 禁止廣告 => 配置(在窗口右下方) => 取消 啟用禁止廣告 的複選框
經過上述修改在安裝有 Norton Internet Security 的機器上您將仍然可以順暢的訪問 論壇 及其他網站。
除了 Norton 外用 ZoneAlarm 在 cookies control 內用了 remove private header information 同樣出現以上問題。
[其他安全解決方法]
打開瀏覽器 Internet Explorer -> 工具 -> 網際網絡選項 -> 隱私權 -> 網站
於網址一欄輸入本站網址如http://www.hkepc.com/forum/按下「允許」
會於「受管制的網站中」出現:
http://www.hkepc.com/forum/自動允許
確定 -> 確定
現在使用允許的網址登入。
記緊以下一點!
登入後勿按跳頁,由電腦自動跳頁,否則便跑回以前的路
[ 其他安全解決方法2 ]
打開瀏覽器 Internet Explorer -> 工具 -> 網際網絡選項 -> 隱私權 -> 接受所有Cookies -> 確定。
[部分人登錄不了(找個人原因)]
1、有可能同一功能變數名稱下的 Cookie 相互影響所致.如果您使用FireFox瀏覽器,可在 選項中刪除 Cookies.登錄問題即可解決.
2、個人機器沒有打開cookies
首先查詢自己所使用的IE版本。
打開IE,點擊菜單條上的"幫助"(Help) ,在展開的菜單裡,選擇最下面一條"關於Internet Explorer"(About Internet Explorer) ,在彈出的窗口中,Internet Explorer圖片標題下第一行,就是有關版本資訊。一般是,5.0或6.0。
A. 如果您使用的是IE 6.0版本,請按以下幾個步驟啟用cookie:
(1)點擊菜單條上的"工具"(Tool) 在展開的菜單裡,選擇最下面一條"Internet選項"(Internet Options) 在打開的Internet 選項設置窗口裡,頂上有一條標籤欄,點擊第三個"隱私"(Privacy)。在"隱私"的設置裡,中間偏下有三個按鈕,點擊第二個按鈕"高級" (Advanced) 在彈出的cookie設置窗口裡,勾選如下設置:
覆蓋自動cookie處理 (Override automatic cookie handling)
第一方cookie:接受 (First-party cookies: Accept)
第三方cookie:接受 (Third-party cookies: Accept)
總是允許會話cookie (Always allow session cookies)
點擊按鈕"確定"(OK),關閉cookie設置窗口
點擊按鈕"確定"(OK),關閉Internet 選項設置窗口
B.如果您使用的是IE 5.0版本,請按以下幾個步驟啟用cookie:
點擊菜單條上的"工具"(Tool)
在展開的菜單裡,選擇最下麵一條"Internet選項"(Internet Options)
在打開的Internet 選項設置窗口裡,頂上有一條標籤欄,點擊第二個"安全"(Security)。
在"安全"的設置裡,中間偏下有兩個按鈕,點擊按鈕"自定義級別"(Customized)
在彈出的安全設置窗口裡,拉動上下滾動條,找到cookie設置,勾選如下設置:
允許使用存儲在您計算機上的cookie:啟用
允許使用每個對話cookie(未存儲):啟用
點擊按鈕"確定"(OK),關閉安全設置窗口
點擊按鈕"確定"(OK),關閉Internet 選項設置窗口
注: 解決方法由互聯網蒐集。
以下資料轉至HKEPC會員phil_123
1. 先到 Tools (工具) menu 按 Options(選項), 或者直接按 Alt+O

2. 到 Privacy(隱私) tab, 按 Show cookies... (顯示 Cookie...)

3. 搵 forum.hkepc.com 同埋 hkepc.com, 按 Remove Cookies (刪除 Cookie)

(圖片未更新)
4. 完成.
2009年5月21日 星期四
CPU燒機軟體IntelBurnTest 2.0
說起燒機軟體,最常用的應當就是Prime95了,今天再向大家推薦一個更猛的:IntelBurnTest。
該軟體基於Intel Linpack簡化而來,這是一個極限壓力測試工具,能徹底壓榨x86/x64處理器、記憶體、北橋等系統部件的每一絲運算能力,全負載下處理器核心溫度 可比Prime95高出22℃之多 (所以一定要注意系統散熱),同時測試時間又短得多(8分鐘對40小時)。
為了獲得最精確的測試結果,以及充分利用系統空閒記憶體,強烈推薦在64位元系統下執行該軟體。另外雖然名字裡有「Intel」字樣,但其實在AMD平臺上也可以運行,但結果可能會不準。
今天放出的IntelBurnTest 2.0是一個全新版本,代碼經過了徹底重寫,因此變化非常大:
1、更直覺的全新使用者介面
2、支援Windows Vista/7 Aero介面
3、標題列、狀態列顯示更整潔新版漂亮圖示
4、新版漂亮圖示
5、即時結果輸出
6、即時系統可用記憶體顯示
7、即時錯誤檢查,遇到錯誤會自動停止
8、可通過郵件功能表將測試過拷貝到剪貼板
9、集成系統僵死測試
10、簡化壓力等級選擇
11、增加記錄日誌到檔功能,包括日期和時間、處理器和記憶體資訊
12、最後會顯示完整測試消耗總時間
13、在x86 Windows下可正確檢測最低記憶體限制
14、修正一個導致測試記憶體限制在6.1GB的bug
15、在1.93版基礎上的其他大量bug修正
軟體需求:
-Intel/AMD x86/x64處理器
-最少512MB系統記憶體,推薦1GB以上
-Windows XP或更高版本作業系統,推薦64位元
-微軟Visual C++ 2008 Runtime (x86)
-微軟.NET Framework 2.0或更高版本
該軟體基於Intel Linpack簡化而來,這是一個極限壓力測試工具,能徹底壓榨x86/x64處理器、記憶體、北橋等系統部件的每一絲運算能力,全負載下處理器核心溫度 可比Prime95高出22℃之多 (所以一定要注意系統散熱),同時測試時間又短得多(8分鐘對40小時)。
為了獲得最精確的測試結果,以及充分利用系統空閒記憶體,強烈推薦在64位元系統下執行該軟體。另外雖然名字裡有「Intel」字樣,但其實在AMD平臺上也可以運行,但結果可能會不準。
今天放出的IntelBurnTest 2.0是一個全新版本,代碼經過了徹底重寫,因此變化非常大:
1、更直覺的全新使用者介面
2、支援Windows Vista/7 Aero介面
3、標題列、狀態列顯示更整潔新版漂亮圖示
4、新版漂亮圖示
5、即時結果輸出
6、即時系統可用記憶體顯示
7、即時錯誤檢查,遇到錯誤會自動停止
8、可通過郵件功能表將測試過拷貝到剪貼板
9、集成系統僵死測試
10、簡化壓力等級選擇
11、增加記錄日誌到檔功能,包括日期和時間、處理器和記憶體資訊
12、最後會顯示完整測試消耗總時間
13、在x86 Windows下可正確檢測最低記憶體限制
14、修正一個導致測試記憶體限制在6.1GB的bug
15、在1.93版基礎上的其他大量bug修正
軟體需求:
-Intel/AMD x86/x64處理器
-最少512MB系統記憶體,推薦1GB以上
-Windows XP或更高版本作業系統,推薦64位元
-微軟Visual C++ 2008 Runtime (x86)
-微軟.NET Framework 2.0或更高版本
2009年5月16日 星期六
TeamViewer 遠端桌面連線好幫手
2009年5月15日 星期五
CamStudio 桌面錄影軟件

軟體: CamStudio
軟體授權: 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 (GPL)
作業系統: All Windows (98/NT/2000/XP)
CamStudio 是一套電腦桌面拍攝工具,它能錄製桌面上滑鼠的移動和應用程式,錄製後的檔案適合作示範或教學用途。 CamStudio 目前可以把錄製後的畫面儲存為 avi 或 swf 檔案。 它的另外一個特色是能連接 webcam 和麥克風,錄製時把使用者的臉孔與聲音一起拍攝。 如果覺得拍攝出來的畫面不夠細膩,可以另外安裝 CamStudio Codec 來提升畫面的品質,但也限於有安裝 CamStudio Codec 套件的電腦才能播放。
Download Links
CamStudio: CamStudio20.exe
Lossless Codec: New CamStudioCodec1.4.zip | CamStudioCodec14.exe
Support Forum: http://camstudio.org/forum
2009年5月14日 星期四
Windows 7 將於 2009 年假期前整裝待發
http://arstechnica.com/microsoft ... by-holiday-2009.ars
Windows 7 and Server 2008 R2 will be ready by holiday 2009
Microsoft has given a bit more information on the timeline for the releases of Windows 7 and Windows Server 2008 R2. Both will be available in time for the 2009 holiday shopping season.
By Emil Protalinski | Last updated May 11, 2009 12:00 PM CT
At Microsoft TechEd North America 2009, Microsoft today announced that Windows 7 and Windows Server 2008 R2 will both be available to customers in time for the holiday shopping season. Previously, Microsoft's official stance was that Windows 7 would be available no later than three years after the general availability of Windows Vista, meaning January 30, 2010. Based on the steady development of the OS though, many have predicted that Windows 7 would arrive earlier. Windows Server 2008 R2 was expected to arrive sometime after Windows 7, but now Microsoft has noted that the server OS will actually arrive in the same timeframe as its client counterpart. The Release Candidate builds for both operating systems went public last week.
Bill Veghte, senior vice president of the Windows Business at Microsoft, broke the news at the event, and also took the opportunity to tell the audience that when together, Windows 7 and Windows Server 2008 R2 help deliver significant cost savings and productivity gains with features such as DirectAccess and BranchCache. Microsoft is making sure to tell businesses—now more than ever—about how the new versions of its software can help save them money in the long run.
Microsoft representatives told me that the Windows Server 2008 R2 RC has a few new features worth trying out. Hyper-v now supports 64 logical processor support (previously it was 32). The RC also includes a built-in solution for file class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called File Classifications Infrastructure (FCI), which allows applying a classification to data and then taking action upon the classified data. For example, once data is classified by high, medium, or low business impact, it is possible to intelligently back it up: say back up high business impact data more often, or on more expensive storage. More detailed information on R2 is available on Microsoft.com.
Windows 7 and Server 2008 R2 will be ready by holiday 2009
Microsoft has given a bit more information on the timeline for the releases of Windows 7 and Windows Server 2008 R2. Both will be available in time for the 2009 holiday shopping season.
By Emil Protalinski | Last updated May 11, 2009 12:00 PM CT
At Microsoft TechEd North America 2009, Microsoft today announced that Windows 7 and Windows Server 2008 R2 will both be available to customers in time for the holiday shopping season. Previously, Microsoft's official stance was that Windows 7 would be available no later than three years after the general availability of Windows Vista, meaning January 30, 2010. Based on the steady development of the OS though, many have predicted that Windows 7 would arrive earlier. Windows Server 2008 R2 was expected to arrive sometime after Windows 7, but now Microsoft has noted that the server OS will actually arrive in the same timeframe as its client counterpart. The Release Candidate builds for both operating systems went public last week.
Bill Veghte, senior vice president of the Windows Business at Microsoft, broke the news at the event, and also took the opportunity to tell the audience that when together, Windows 7 and Windows Server 2008 R2 help deliver significant cost savings and productivity gains with features such as DirectAccess and BranchCache. Microsoft is making sure to tell businesses—now more than ever—about how the new versions of its software can help save them money in the long run.
Microsoft representatives told me that the Windows Server 2008 R2 RC has a few new features worth trying out. Hyper-v now supports 64 logical processor support (previously it was 32). The RC also includes a built-in solution for file class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called File Classifications Infrastructure (FCI), which allows applying a classification to data and then taking action upon the classified data. For example, once data is classified by high, medium, or low business impact, it is possible to intelligently back it up: say back up high business impact data more often, or on more expensive storage. More detailed information on R2 is available on Microsoft.com.
打造免 SATA/RAID (或其他硬件) 驅動程式, 幾乎全自動安裝的 Windows XP/2003 光碟
雖然 NT6 系 Windows (Vista, 7) 逐漸成為主流, Windows XP 已經步 Windows 2000 後塵, 進入 Extended Support Phase 階段, 但作為 Microsoft 出品最穩定, 兼容性最高的 Windows 之一, 相信 Windows XP 仍然會為不少舊機服務, 而新機用 Vista/7 之餘, 有時候亦可能因為種種特殊原因, 例如要經 parallel port 去更新陳年電話的 firmware, 試試某些沒有 Vista 驅動程式的硬件是否運作正常等等, 都需要一個真正的 Windows XP 系統來測試. 但新電腦用 SATA 硬碟, 沒有裝軟碟機, 裝 XP 時怎樣載入驅動程式?
這教學將會教大家怎樣將世上幾乎所有民用的 SATA/RAID 驅動程式一次過加進 Windows XP/2003 的安裝光碟中, 同時亦將大部份安裝程式會問的問題自動化, 又不影響修復功能, 是修理舊機或者測試新機的好幫手
所需軟件:
- .NET Framework 2.0 SP2 (Vista 或以上已內置, 毋須安裝)
(請因應你的 Windows 語言去下載)
- nLite (本教學用 1.4.9.1 版)
- DriverPacks BASE (本教學採用 8.12.4 版)
- DriverPacks MassStorage (本教學採用 9.01 版)
- 任何 Windows XP/2003 光碟 (本教學採用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SP3 繁體中文大量授權版)
(建議集成最新版 service pack, XP 的集成 SP3, 2003 的集成 SP2)
以下講解以 Windows XP 為主, 但亦適用於 Windows 2003 的光碟, 不過畫面顯示可能會有所不同.
nLite 操作部份, 我會同時講解繁體中文介面的操作方式.
1. 把全隻 Windows XP 光碟複製到一個資料夾內. 本例以 D:\XPCHTSP3\ 作示範.
2. 開啟 nLite, 選擇想用的語言, 按 Next (下一步).
3. 按 Browse (瀏覽), 選擇你剛才把 Windows XP 光碟複製到的地方. nLite 會偵測在裡的資料. 資料顯示出來之後, 按 Next (下一步).
4. 這裡會顯示之前用過 nLite 製作光碟用的設定. 你可以載入舊的設定作修改. 或者直接按 Next (下一步), 跳過這一頁, 用新的設定去製作.
5. 選這些: Components (安裝元件), Unattended (自動安裝回應(無人值守)), Options (選項), Tweaks (系統優化), Bootable ISO (可開機 ISO 映像檔). 如要整合 service pack, 請也選 Service Pack. 到時按畫面指示做就可以, 很容易的.
6. 這個不需要理, 按 OK (確定).
7. 為了節省空間, 我勾選了以下的元件作移除, 這些東西在今時今日大多都不會用, 放在光碟上只會浪費空間. 喜歡的話, 亦可以移除你永遠都不會用的 Keyboard (鍵盤) 和 Languages (語言). 不過為求尤如原裝光碟般的兼容性, 其他較有機會用到的部件就不移除了.
Network (網路):
- MSN Explorer
Operating System Options: (作業系統選項)
- Blaster/Nachi removal tool (Blaster/Nachi 移除工具程式)
- File and Settings Wizard (檔案及設定轉移精靈)
- Out Of Box Experience (OOBE) (註冊啟用(OOBE)) 如果你的 Windows XP 不是 Professional, 不是毋須啟用的大量授權版本, 切勿勾選, 否則將不能啟用 Windows
- Search Assistant (搜尋小幫手)
- Tour (導覽)
選好想移除的部件後, 按 Next (下一步).
8. 作出以下的設定, 按 Next (下一步): (預設的不要理)
General (一般):
- Unattended mode (無人值守模式):
--- Prompt repair (修復提示)
- Product Key (產品金鑰):
--- 輸入適用於你採用的 Windows 光碟的產品序號. 如想在安裝時自行輸入, 可留空.
Users (使用者): 按 Add (新增), 然後
- Personal (個人):
--- Username (使用者名稱): User (或你想用的設定)
--- Full Name (完整名稱): 同上, 或你想用的設定
--- Description (說明): 同上, 或你想用的設定
- Password (密碼):
--- 留空, 但亦可自行設定你想用的密碼
--- 不要勾選 Must have password (必須有密碼)
Owner and Network ID (所有者及網路 ID): 不填也可以, 之後會說明
- Computer Name (電腦名稱): User-PC (或你想用的設定, 讓 Windows 自製的話, 填 *)
- Workgroup (工作群組): WORKGROUP (這裡跟隨了大部份 Windows 的預設值. XP Home 用的 MSHOME, 如你用的是 XP Home 的光碟, 建議改為 MSHOME)
- Full Name (完整名稱): User (或你想用的設定)
- Organization (公司名稱): Home (或你想用的設定)
Regional (區域性的):
- Timezone (時區): (GMT+08:00) Beijing, Chongqing, Hong Kong, Urumqi (或你想用的設定)
Automatic Updates (自動更新):
- Automatic Updates (自動更新): Download and install (下載並安裝)
- Scheduled day (排定日期): Every day (每天)
- Scheduled time (排定時間) [24h]: 3
9. 這裡預設的設定都很好了, 我覺得不需要修改. 有需要的可自行修改. 按 Next (下一步).
10. 我做了以下的優化設定, 做完之後按 Next (下一步):
General (一般) 部份
先勾選右上角的 Show Advanced (顯示進階設定).
Boot and Shutdown (開機和關機):
(Prefetch (快取功能) 的設定不要碰, Windows 自己的預設設定是最好的, 詳情可看這裡)
- Disable automatic restart on System Failure (停用系統失敗時自動重新開機)
Explorer (檔案管理員):
- Associate additional file types with Notepad (增加「筆記本」的開啟檔案類型)
- Disable Accessibility keyboard shortcuts (停用鍵盤快速鍵)
- Disable Beep on errors (停用發生錯誤時的嗶嗶聲)
- Show extensions of known file-types (不隱藏已知檔案類型的副檔名)
- Show Statusbar in all windows (在所有視窗中顯示狀態列)
Internet Explorer:
- Set Homepage (設定首頁):
--- about:blank
- Set IE-Cache Limit to (設定 IE-快取限制為):
--- 20MB
- Set Internet Explorer to accept 10 connects at a time (設定 Internet Explorer 同時接受 10 個連線)
Network (網路):
- Disable administrative shares (停用管理共享)
- Disable Simple File Sharing (停用簡易檔案共享)
Performance (效能):
- Speed up Access to AVI Media Files (加快存取 AVI 媒體檔)
Privacy (隱私權):
- Disable Driver Update Internet prompt (停用網際網路驅動程式更新提示)
- Disable Error Reporting (停用錯誤報告)
- Remove Alexa (移除 Alexa 軟體)
Visual Effects (視覺效果):
- Smooth edges of screen fonts (平滑螢幕字型邊緣):
--- ClearType
Windows Media Player:
- Accept Privacy Statement (接受隱私權聲明)
- Disable starting with Media Guide (停用啟動時之「媒體引導」)
Services (服務) 部份
設以下為 Disabled (已停用):
Error Reporting Service
Remote Registry
TCP/IP NetBIOS Helper
設以下為 Manual (手動):
Help and Support (說明及支援)
11. 答 Yes (是), 等 nLite 處理...
12. 處理好了, 你可能已經急不及待按了 Next (下一步), 但等等, 光碟還未完成!
13. 這時, 開始準備 DriverPacks... 把 DriverPacks BASE 解壓到一個資料夾之中
14. 把你想整合的 DriverPack 放在 DriverPacks\ 內
15. 開啟 DPs_BASE.exe. 介面可進行以下設定. 設定好後, 按 Slipstream!
Start
可選擇介面語言, 但沒有繁體中文.
Settings>Location
瀏覽到你放光碟檔案的地方,
Installation platform 選 Disc.
Settings>DriverPacks
因為不想失去進行修復安裝的功能, 這裡只勾選 DriverPack MassStorage text mode.
如果不介意失去進行修復安裝的功能, 你可以勾選任何你想整合的 DriverPack. 製作好的光碟, 如果想進入 Recovery Console (修復主控台), 可在提示按 F6 加載驅動程式時按 F10.
Settings>DriverPacks method
如果只是整合 DriverPack MassStorage text mode, 不整合其他 DriverPack, 這裡的設定不會被使用, 可以不理.
Settings>Finisher method
不需要碰.
Optional settings
此教學不會用到, 不需要碰.
Overview
可一覽你設的設定.
UpdateChecker
可檢查你用的 DriverPack 是不是最新版.
16. 待整合完成後, 按 OK (確定).
17. 很想回到 nLite 開始製作 ISO? 但現在還有手尾工夫要做... 看看我們的 D:\XPCHTSP3\, 這些檔案將全部被加入 ISO 檔中
這些 nLite 弄的 ini, 為了不慎在未來誤導光碟主人這碟全是用 nLite 製作的, 就刪除了它們吧
進入 I386\, 鐵定光碟不會為 Windows 9x/Me 進行升級安裝的話, 可以刪除 WIN9XMIG\ 和 WIN9XUPG\.
用記事本開啟 WINNT.SIF, 看到類似以下的內容:
[SystemRestore] 和 [Components] 內裡空白的, 沒有用途, 也可刪...
看看 winnt.sif 的格式... http://unattended.msfn.org/unattended.xp/view/web/19/
留意到整個檔案中都沒有 [Unattended] 部份嗎? 這就是保留修復功能的竅門. 沒有 [Unattended] 部份, 文字模式安裝 Windows 的問答才得而一一保留, 但亦令這我們在製作幾乎全自動安裝的光碟, 不能跳過 EULA 授權條款畫面 (之後還會多出一個), 不能自訂 \Windows\, \Program Files\ 及 \Program Files\Common Files\ 的位置. 但這些都是小問題, 不會有太多人介意吧!
亦留意到, 之前自訂的 Full Name (完整名稱), Organization (公司名稱), Computer Name (電腦名稱), Workgroup (工作群組) 都不見了? [GuiUnattended] 的 AdminPassword (管理員密碼) 也沒有被設定. 把這些設定重新加回 winnt.sif, 連同其他改動, 我最後製作好的 winnt.sif 是這樣的:
測試一下, 載入安裝程式時載入了很多 SATA 及 RAID 驅動程式, 一大堆熟悉和不熟悉的牌子, 各款見慣和未見過的產品系列型號飄過... 成功了!
我在上面說過的額外畫面... 但比原裝光碟每幾分鐘就要你答一些問題, 好得多吧!
教學就到此為止了, 希望能幫到有需要的人
這教學將會教大家怎樣將世上幾乎所有民用的 SATA/RAID 驅動程式一次過加進 Windows XP/2003 的安裝光碟中, 同時亦將大部份安裝程式會問的問題自動化, 又不影響修復功能, 是修理舊機或者測試新機的好幫手

所需軟件:
- .NET Framework 2.0 SP2 (Vista 或以上已內置, 毋須安裝)
(請因應你的 Windows 語言去下載)
- nLite (本教學用 1.4.9.1 版)
- DriverPacks BASE (本教學採用 8.12.4 版)
- DriverPacks MassStorage (本教學採用 9.01 版)
- 任何 Windows XP/2003 光碟 (本教學採用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SP3 繁體中文大量授權版)
(建議集成最新版 service pack, XP 的集成 SP3, 2003 的集成 SP2)
以下講解以 Windows XP 為主, 但亦適用於 Windows 2003 的光碟, 不過畫面顯示可能會有所不同.
nLite 操作部份, 我會同時講解繁體中文介面的操作方式.
1. 把全隻 Windows XP 光碟複製到一個資料夾內. 本例以 D:\XPCHTSP3\ 作示範.


2. 開啟 nLite, 選擇想用的語言, 按 Next (下一步).


3. 按 Browse (瀏覽), 選擇你剛才把 Windows XP 光碟複製到的地方. nLite 會偵測在裡的資料. 資料顯示出來之後, 按 Next (下一步).


4. 這裡會顯示之前用過 nLite 製作光碟用的設定. 你可以載入舊的設定作修改. 或者直接按 Next (下一步), 跳過這一頁, 用新的設定去製作.


5. 選這些: Components (安裝元件), Unattended (自動安裝回應(無人值守)), Options (選項), Tweaks (系統優化), Bootable ISO (可開機 ISO 映像檔). 如要整合 service pack, 請也選 Service Pack. 到時按畫面指示做就可以, 很容易的.


6. 這個不需要理, 按 OK (確定).


7. 為了節省空間, 我勾選了以下的元件作移除, 這些東西在今時今日大多都不會用, 放在光碟上只會浪費空間. 喜歡的話, 亦可以移除你永遠都不會用的 Keyboard (鍵盤) 和 Languages (語言). 不過為求尤如原裝光碟般的兼容性, 其他較有機會用到的部件就不移除了.
Network (網路):
- MSN Explorer
Operating System Options: (作業系統選項)
- Blaster/Nachi removal tool (Blaster/Nachi 移除工具程式)
- File and Settings Wizard (檔案及設定轉移精靈)
- Out Of Box Experience (OOBE) (註冊啟用(OOBE)) 如果你的 Windows XP 不是 Professional, 不是毋須啟用的大量授權版本, 切勿勾選, 否則將不能啟用 Windows
- Search Assistant (搜尋小幫手)
- Tour (導覽)
選好想移除的部件後, 按 Next (下一步).


8. 作出以下的設定, 按 Next (下一步): (預設的不要理)
General (一般):
- Unattended mode (無人值守模式):
--- Prompt repair (修復提示)
- Product Key (產品金鑰):
--- 輸入適用於你採用的 Windows 光碟的產品序號. 如想在安裝時自行輸入, 可留空.
Users (使用者): 按 Add (新增), 然後
- Personal (個人):
--- Username (使用者名稱): User (或你想用的設定)
--- Full Name (完整名稱): 同上, 或你想用的設定
--- Description (說明): 同上, 或你想用的設定
- Password (密碼):
--- 留空, 但亦可自行設定你想用的密碼
--- 不要勾選 Must have password (必須有密碼)
Owner and Network ID (所有者及網路 ID): 不填也可以, 之後會說明
- Computer Name (電腦名稱): User-PC (或你想用的設定, 讓 Windows 自製的話, 填 *)
- Workgroup (工作群組): WORKGROUP (這裡跟隨了大部份 Windows 的預設值. XP Home 用的 MSHOME, 如你用的是 XP Home 的光碟, 建議改為 MSHOME)
- Full Name (完整名稱): User (或你想用的設定)
- Organization (公司名稱): Home (或你想用的設定)
Regional (區域性的):
- Timezone (時區): (GMT+08:00) Beijing, Chongqing, Hong Kong, Urumqi (或你想用的設定)
Automatic Updates (自動更新):
- Automatic Updates (自動更新): Download and install (下載並安裝)
- Scheduled day (排定日期): Every day (每天)
- Scheduled time (排定時間) [24h]: 3


9. 這裡預設的設定都很好了, 我覺得不需要修改. 有需要的可自行修改. 按 Next (下一步).


10. 我做了以下的優化設定, 做完之後按 Next (下一步):
General (一般) 部份
先勾選右上角的 Show Advanced (顯示進階設定).
Boot and Shutdown (開機和關機):
(Prefetch (快取功能) 的設定不要碰, Windows 自己的預設設定是最好的, 詳情可看這裡)
- Disable automatic restart on System Failure (停用系統失敗時自動重新開機)
Explorer (檔案管理員):
- Associate additional file types with Notepad (增加「筆記本」的開啟檔案類型)
- Disable Accessibility keyboard shortcuts (停用鍵盤快速鍵)
- Disable Beep on errors (停用發生錯誤時的嗶嗶聲)
- Show extensions of known file-types (不隱藏已知檔案類型的副檔名)
- Show Statusbar in all windows (在所有視窗中顯示狀態列)
Internet Explorer:
- Set Homepage (設定首頁):
--- about:blank
- Set IE-Cache Limit to (設定 IE-快取限制為):
--- 20MB
- Set Internet Explorer to accept 10 connects at a time (設定 Internet Explorer 同時接受 10 個連線)
Network (網路):
- Disable administrative shares (停用管理共享)
- Disable Simple File Sharing (停用簡易檔案共享)
Performance (效能):
- Speed up Access to AVI Media Files (加快存取 AVI 媒體檔)
Privacy (隱私權):
- Disable Driver Update Internet prompt (停用網際網路驅動程式更新提示)
- Disable Error Reporting (停用錯誤報告)
- Remove Alexa (移除 Alexa 軟體)
Visual Effects (視覺效果):
- Smooth edges of screen fonts (平滑螢幕字型邊緣):
--- ClearType
Windows Media Player:
- Accept Privacy Statement (接受隱私權聲明)
- Disable starting with Media Guide (停用啟動時之「媒體引導」)
Services (服務) 部份
設以下為 Disabled (已停用):
Error Reporting Service
Remote Registry
TCP/IP NetBIOS Helper
設以下為 Manual (手動):
Help and Support (說明及支援)


11. 答 Yes (是), 等 nLite 處理...


12. 處理好了, 你可能已經急不及待按了 Next (下一步), 但等等, 光碟還未完成!
13. 這時, 開始準備 DriverPacks... 把 DriverPacks BASE 解壓到一個資料夾之中


14. 把你想整合的 DriverPack 放在 DriverPacks\ 內


15. 開啟 DPs_BASE.exe. 介面可進行以下設定. 設定好後, 按 Slipstream!
Start
可選擇介面語言, 但沒有繁體中文.
Settings>Location
瀏覽到你放光碟檔案的地方,
Installation platform 選 Disc.
Settings>DriverPacks
因為不想失去進行修復安裝的功能, 這裡只勾選 DriverPack MassStorage text mode.
如果不介意失去進行修復安裝的功能, 你可以勾選任何你想整合的 DriverPack. 製作好的光碟, 如果想進入 Recovery Console (修復主控台), 可在提示按 F6 加載驅動程式時按 F10.
Settings>DriverPacks method
如果只是整合 DriverPack MassStorage text mode, 不整合其他 DriverPack, 這裡的設定不會被使用, 可以不理.
Settings>Finisher method
不需要碰.
Optional settings
此教學不會用到, 不需要碰.
Overview
可一覽你設的設定.
UpdateChecker
可檢查你用的 DriverPack 是不是最新版.






16. 待整合完成後, 按 OK (確定).


17. 很想回到 nLite 開始製作 ISO? 但現在還有手尾工夫要做... 看看我們的 D:\XPCHTSP3\, 這些檔案將全部被加入 ISO 檔中
這些 nLite 弄的 ini, 為了不慎在未來誤導光碟主人這碟全是用 nLite 製作的, 就刪除了它們吧



進入 I386\, 鐵定光碟不會為 Windows 9x/Me 進行升級安裝的話, 可以刪除 WIN9XMIG\ 和 WIN9XUPG\.


用記事本開啟 WINNT.SIF, 看到類似以下的內容:
複製內容到剪貼板
都是為免不慎在未來誤導光碟主人這碟全是用 nLite 製作的, 就刪去 ; Generated by nLite 1.4.9.1 吧代碼:
; Generated by nLite 1.4.9.1
[Data]
AutomaticUpdates="Yes"
Autopartition=0
MsDosInitiated=0
UnattendedInstall="Yes"
[SystemRestore]
[GuiUnattended]
TimeZone=210
OEMSkipRegional=1
OemSkipWelcome=1
[Components]
[UserData]
ProductKey="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RegionalSettings]
LanguageGroup=9
Language= "0404"
[Networking]
InstallDefaultComponents="Yes"

[SystemRestore] 和 [Components] 內裡空白的, 沒有用途, 也可刪...
看看 winnt.sif 的格式... http://unattended.msfn.org/unattended.xp/view/web/19/
留意到整個檔案中都沒有 [Unattended] 部份嗎? 這就是保留修復功能的竅門. 沒有 [Unattended] 部份, 文字模式安裝 Windows 的問答才得而一一保留, 但亦令這我們在製作幾乎全自動安裝的光碟, 不能跳過 EULA 授權條款畫面 (之後還會多出一個), 不能自訂 \Windows\, \Program Files\ 及 \Program Files\Common Files\ 的位置. 但這些都是小問題, 不會有太多人介意吧!
亦留意到, 之前自訂的 Full Name (完整名稱), Organization (公司名稱), Computer Name (電腦名稱), Workgroup (工作群組) 都不見了? [GuiUnattended] 的 AdminPassword (管理員密碼) 也沒有被設定. 把這些設定重新加回 winnt.sif, 連同其他改動, 我最後製作好的 winnt.sif 是這樣的:
複製內容到剪貼板
18. 儲存已改好的 winnt.sif, 終於可以回到 nLite 製作 ISO 了! 在 Label (標籤) 輸入你想設定的碟名, 然後按 Make ISO.代碼:
[Data]
AutomaticUpdates="Yes"
Autopartition=0
MsDosInitiated=0
UnattendedInstall="Yes"
[GuiUnattended]
AdminPassword=*
TimeZone=210
OEMSkipRegional=1
OemSkipWelcome=1
[UserData]
ProductKey="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FullName="User"
OrgName="Home"
ComputerName=User-PC
[RegionalSettings]
LanguageGroup=9
Language= "0404"
[Identification]
JoinWorkgroup=WORKGROUP
[Networking]
InstallDefaultComponents="Yes"


測試一下, 載入安裝程式時載入了很多 SATA 及 RAID 驅動程式, 一大堆熟悉和不熟悉的牌子, 各款見慣和未見過的產品系列型號飄過... 成功了!



我在上面說過的額外畫面... 但比原裝光碟每幾分鐘就要你答一些問題, 好得多吧!


教學就到此為止了, 希望能幫到有需要的人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