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新聞記錄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新聞記錄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0年12月20日 星期一

科學家發現“太陽海嘯”恐對地球有重大影響

[img]http://upload.lsforum.net/users/public/w11551201012209200u194.jpg[/img]
8月1日太陽動力學天文臺拍下太陽紫外線圖片,重要的事件爆發區域被標識出來

太陽上的爆發現象一般包括耀斑、日冕物質拋射和爆發日珥。而科學家們最近所觀測到的“太陽海嘯”現象,可能會為太陽爆炸的研究工作帶來新的線索。

據英國《每日郵報》近日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太局(NASA)的太陽動力學天文臺(簡稱SDO)於今年8月份拍攝到了發生在太陽表面的大規模日冕物質拋射現象,拋射出的巨大等離子波甚至影響到了1.5億公里之外的地球。由於這種現象類似于地球海洋上發生的海嘯現象,所以科學家將其稱之為“太陽海嘯”。

8月份的“太陽海嘯”

在對“太陽海嘯”現象的主要發生地點的紫外圖像進行綜合分析之後,NASA的專家近日得出結論,認為這些爆發事件並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由於太陽距離遙遠的磁極有密切聯繫。洛克希德·馬丁太陽能與天體物理學實驗室的卡雷爾·施瑞瓦說:“這種大規模爆發現象為我們的研究工作帶來了新的線索,完全改變了我們的看法,我們看到太陽風暴也可以是全球性的,其規模非常罕見。”

[img]http://upload.lsforum.net/users/public/m55193201012209800j194.jpg[/img]

“太陽海嘯”對地球的影響也是非常明顯的,地球的北半球曾因此在今年8月份十分罕見地出現了北極光。而當日冕物質拋射到達地球時,它會與地球的磁場相互作用,甚至會引發磁暴現象。

“太陽海嘯”現象可能會對地球衛星通訊系統造成巨大影響,從而破壞電力網和飛機航線等系統。但科學家認為,對太陽進行整體觀測會使太陽活動的預測工作獲得突破,從而為電網運營商和航空公司提供可靠的預測資訊,用來保護系統和確保乘客和機組人員的安全。

全球暖化致動物雜交 北極熊瀕絕種

全球暖化,正迫使北極地區多種哺乳類動物與相近物種交配,生下新奇品種,科學家警告,長此下去,原已瀕臨滅絕的物種,例如與灰熊雜交的北極熊,將會加快消失。
與灰熊交配誕灰北極熊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局( NOAA)海洋生物學家凱利( Brendan Kelly),在上周出版的《自然》雜誌撰寫評論文章指出,北極冰急速融化,不但令動物失去棲息地,動物更因為被迫離開原本活動範圍,跟本來沒接觸的相近物種,發生雜交。
科學家早在 2006年已發現有北極熊與灰熊交配而誕下的灰北極熊( pizzly);今年一頭被獵人槍殺的熊,也被驗出同時帶北極熊與灰熊基因。凱利指出,雖然未清楚有多少北極物種雜交,但近年科學家還發現有北極鯨與露脊鯨雜交、有鼠海豚則與白腰鼠海豚雜交。
以北極鯨與露脊鯨雜交為例,北太平洋露脊鯨數目少於 200,遠遠少於北極鯨,若兩種物種雜交,很快就會令純種的北太平洋露脊鯨滅絕。
異種雜交不一定是壞事,更是物種進化的主要動力,但跟自然進化是長時間慢慢發生不同,若異種雜交是受人類活動驅使而出現,意味這現象是短時間內發生,雜交產生的新種動物就沒足夠時間發展生存所需的特質,例如目前住在德國一動物園的灰北極熊,雖然遺傳了北極熊捕獵海豹的能力,卻欠缺北極熊的良好泳術。
評論指出,若要保護北極熊等動物,有必要大幅削減溫室氣體排放,更要採取措施盡量撲滅雜交物種。

2010年12月19日 星期日

UFO或對地球核武感興趣

美前空軍官公開UFO真相 曾癱瘓核彈
中廣 更新日期:"2010/09/27 09:05"

據外電報導,6名美國空軍前軍官計劃打破數十年的沉默,將於本月27號在美國華府召開記者會,披露他們曾和(幽浮)(UFO)進行(第三類接觸)的驚人內幕和證據。

這場幽浮揭秘的記者會是由美國空軍前上校(薩拉斯)召集的,他是冷戰時期的洲際彈道飛彈發射官。他曾在1967年經歷了一起幽浮光臨蒙大拿州美軍基地的事故。當時,一架散發著紅色光芒的橢圓形飛行物出現在他的軍事基地上空,結果基地中的飛彈發射系統幾乎全都出現故障。這起事故發生後,薩拉斯的上司立即命令他簽署保密協議,宣誓他必須(永遠保持沉默)。

據這些美軍前軍官說,幽浮曾在許多美軍核武發射基地的上空出現過,只要幽浮神秘出現,美軍基地內的核子飛彈就會發生故障無法發射。

據瞭解,這些前美軍軍官還將在記者會上公佈一些解密的政府檔案,進而支持他們的說法。除了6名前軍官將出席記者會外,另外他們還有120名前軍官的幽浮目擊證詞。

2010年12月17日 星期五

維基解密前僱員將發佈新解密網站



維基解密前僱員將發佈新解密網站
2010年12月13日 (06:57 pm)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art_main.php?iss_id=20101213&sec_id=10793140&art_id=14762855

新加坡外交官批評亞洲領袖貪污無能
2010年12月12日 (01:42 pm)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art_main.php?iss_id=20101212&sec_id=10793140&art_id=14758598

金正日次子不愛江山愛打機
2010年12月12日 (12:00 pm)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art_main.php?iss_id=20101212&sec_id=10793140&art_id=14758551

普京質疑:阿桑奇被捕是否民主
2010年12月10日 (08:43 am)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art_main.php?iss_id=20101210&sec_id=10793140&art_id=14752222

聯合國人權專員關注維基解密被打壓
2010年12月10日 (08:03 am)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art_main.php?iss_id=20101210&sec_id=10793140&art_id=14752197

反維基解密網站遭癱瘓黑客爆大戰
2010年12月10日 (07:30 am)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art_main.php?iss_id=20101210&sec_id=10793140&art_id=14752049

紐約時報 受壓停刊解密
2010年12月10日 (07:30 am)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art_main.php?iss_id=20101210&sec_id=10793140&art_id=14752054

維基解密地堡如占士邦大本營
2010年12月10日 (07:30 am)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art_main.php?iss_id=20101210&sec_id=10793140&art_id=14752055

阿桑奇:不要槍斃揭露真相的人
2010年12月09日 (07:14 am)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art_main.php?iss_id=20101209&sec_id=10793140&art_id=14747943

美國務院無意引渡阿桑奇
2010年12月08日 (12:24 pm)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art_main.php?iss_id=20101208&sec_id=10793140&art_id=14744916

阿桑奇押上法庭拒絕被引渡至瑞典
2010年12月07日 (11:03 pm)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art_main.php?iss_id=20101207&sec_id=10793140&art_id=14742999

阿桑奇倫敦自首或被引渡至瑞典
2010年12月07日 (07:39 pm)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art_main.php?iss_id=20101207&sec_id=10793140&art_id=14742544

維基解密創辦人被英國警方拘捕
2010年12月07日 (06:32 pm)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art_main.php?iss_id=20101207&sec_id=10793140&art_id=14742195

阿桑奇將向英警自首
2010年12月07日 (04:43 pm)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art_main.php?iss_id=20101207&sec_id=10793140&art_id=14741590

阿桑奇將與英警會面
2010年12月07日 (09:51 am)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art_main.php?iss_id=20101207&sec_id=10793140&art_id=14740586

全球與美有關設施被洩「送禮給恐怖分子」
2010年12月07日 (07:43 am)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art_main.php?iss_id=20101207&sec_id=10793140&subsec=6996645&art_id=14740304


早前相關報道
http://www.discuss.com.hk/viewthread.php?tid=13503683&extra=page%3D3

後年北極光 半世紀最強

【本報綜合報道】北極光的強度自○七年起不斷增加,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科學家指北極光受到太陽磁場影響,會於二○一二年達到半個世紀以來最強的光度。估計屆時遠至意大利羅馬亦可看到極光。

太陽風暴殺到冰島攝影師索吉爾松發現,他○七年拍到的極光呈微弱的綠色,到○八年變化為光亮的紅橙色。他說:「現在有時極光會亮到可以在夜晚看書,甚至比月球更光亮。」他還表示,到了二○一二年太陽風暴直接到達地球時,極光將更璀璨,堪稱前所未見。
根據NASA的數據,太陽周期平均約十一年一次,上一次出現最高峰的太陽極大期在二○○○年,科學家預計下次將是二○一二年,相信亦是自一九五八年以來極光最亮的一次。不過NASA同時警告,極光可能會令手機網絡、全球定位系統和全球國家電網受到干擾。


轉而家2012又多一樣野 ! 又太陽風暴 , 又北極光又南北極地磁轉換 ,仲有南北極冰山會完全溶化 , 再加埋瑪雅預言 , 真係問你頂得邊樣 ?!

貼自東方日報

太陽系外發現最像地球行星

移民外星並不是夢,天文學家發現迄今最像地球的一個太陽系 行星 ,它位於恒星系統的「宜居帶」(Goldilocks zone)內,可能適合生命存在。所謂宜居帶,是指行星距離恒星遠近合適的區域,在這個區域內,恒星傳遞給行星的熱量適中,行星既不會太熱也不太冷,有可以讓液態水形成海洋、湖泊及河流的條件。

這是天文科學家首次發現在太陽系之外,第一個可以支持生命存活的星球。因為它不會太熱、也不會太冷,而且有跟地球相近的地心引力,可以讓人類在其表面上走動。

這個類地球行星是一個多岩石的星球,位於天秤座,環繞一個恒星運行,該處距離地球約二十光年,是迄今發現最像地球的星球。

它環繞的恒星名為Gliese 581,是一個紅矮星系,系內迄今共發現六個行星。天文學家把這顆「超級地球」命名為Gliese 581g。

Gliese 581g的質量是地球的三點一至四點三倍,直徑是一點二至一點四倍,地心吸力類似或略高於地球,意味太空人可以在其表面走動。而它的公轉周期約三十七個地球日。

2010年12月16日 星期四

2010年12月13日 星期一

美試射音速5倍「傲嬌砲」

(明報)2010年12月12日 星期日 05:05
【明報專訊】美國 海軍宣布,周五成功試射一種名為「電磁炮」的新式武器,它能以音速5倍的速度發射,極速以衝擊力殲滅目標。

射程為一般美軍艦炮的10倍

電磁炮(electromagnetic cannon)由兩條平行導軌組成,把不含炸藥的炮彈夾在兩條導軌之間。引入電源後,電流經一導軌流向炮彈,再流向另一導軌產生強大磁場,磁場與電流相互 作用,產生強大力量,令炮彈以音速5倍(每秒約1.7公里)射向200公里外的目標,射程是現時一般美軍艦炮的10倍。射擊力量達3300萬焦耳 (joule),而每100萬焦耳的威力,就相當於一部1噸重汽車以時速160公里撞牆的力量。

電磁炮的原理,有別於傳統大殺傷力武器以爆炸產生動力,推動炮彈、火箭等。雖然新武器的有效射程,不及低於音速的巡航導彈,但其超音速度卻可更快 射擊目標,減少目標移動出現的誤差,而且炮彈不含炸藥,攜帶方便安全,可減低艦艇攜帶大量炸藥的危險,符合射程遠、成本低、運輸方便、安全度高等條件。美 軍自2005年起已投入2.11億美元 (約16億港元)研究電磁炮,期望可於2025年起配備於海軍戰艦上。

霍士新聞/法新社

2009年8月13日 星期四

台灣災區屍湧現 恐死2000人

災區屍湧現 恐死2000人 高雄屍臭冲天野狗啃屍 嘉義傳8000人受困
(明報)2009年8月13日 星期四 05:05

【明報專訊】遭颱風莫拉克重創的高雄縣多個山地鄉村昨天仍下大雨,軍方已在小林村、那瑪夏鄉等4個村落尋獲千名受困災民,但附近河流中也不斷發現 浮屍,甚至出現遭野狗啃食屍骨不全的慘狀,那瑪夏鄉山區則瀰漫屍臭味,當局公布,至昨晚死亡人數已增至103人,但高雄縣救難單位已向中央申請2000個 屍袋作最壞的打算。

軍方特戰人員昨天派遣136架次直升機持續前往重災區的甲仙鄉小林村、六龜、桃源、茂林等鄉救援,進入小林村的陸戰隊連長湯登凱說,前晚在小林村 發現200多名受困村民,昨天再尋獲70人,這些小林村民是在風災來時就由村長遷往高地一處工寮避難。此外,特戰隊員也在那瑪夏鄉發現500餘名受困村 民,在桃源鄉尋獲200多名村民。

阿里山7村逾千人生死未卜

雖然軍方已尋獲270名小林村民,不過民間救難人員昨天也爬山涉水挺進到小林村,發現第9鄰至19鄰全被覆蓋,沒有任何建築物及人迹,甲仙鄉長表示,至少有300人死亡或下落不明。

目前災區已出現屍體橫陳的悲慘景氣,一個被救出的那瑪夏鄉民族村民說,山區死亡人數多,「都已經變形」,整個山區瀰漫一股屍臭味,但「找不到的屍體還更多」。六龜鄉一名村民則隔著暴漲的溪水高舉「這裏有32具屍體,SOS」,向救難人員求救。

此外,高雄縣的荖濃溪下游前天則發現6具浮屍,發現時一群野狗正在一旁分食異物,而部分屍體則已被肢解,有的缺手斷腳,有的倒插在泥濘,全都腫脹發臭;另外,旗山溪上游這兩天陸續發現14具屍體,只有一具是全屍,其他都不完整,有的只剩頭顱和身體,有的剩殘缺的四肢。

除高雄縣甲仙、那瑪夏鄉等重災區外,嘉義縣昨天也傳出有8000多人受困山區,包括阿里山7個村落千餘名村民生死未卜。

馬英九 巡災區拒頒緊急令

馬英九昨天到高雄旗山慰問甲仙、那瑪夏、桃源鄉等安置的受災民眾,有災民哭倒在他懷裏,對外界要求頒布緊急命令救災,他表示,九二一大地震時已將11條緊急命令納入災害防救法內,因此不必重複再頒緊急命令。

另外,成功大學副校長黃煌輝昨天在國民黨 中常會報告指出,要讓台灣 脫離旱災水災,最好的方法就是讓總統府淹水,他說,政府應該把抗旱、防洪做為施政重點,不要只當口號,「水不認識政黨」,上周還在講節用水,這周就變成救 災,「這是多諷刺的事!是老天要給台灣人不重視水資源的教訓」。

2009年8月10日 星期一

15分鐘裝軟件 手機成竊聽器

《竊聽風雲》真實版 非洲也可偷聽香港通話
電影《竊聽風雲》中的探員說:「只要有電話號碼,每個人的手機也可以變成偷聽器。」惹起無數觀眾疑慮。有私家偵探證實不安確有道理:「只需15分 鐘植入軟件,手機在待機、甚至關機狀態下,都能變成偷聽器,在非洲也可竊聽香港的通話。」記者日前試用手機竊聽設備後,發現確可在無聲無息間截聽通話及 SMS。律師指這種私人竊聽活動屬犯法,但監管幾乎「有等於無」。
偽裝拖板萬能插 一通電話即可偷聽
走進私家偵探張大偉的辦公室,枱上的打火機、錢包、煙霧探測器,全部是偽裝的竊聽器或竊錄機。記者挪開妨礙拍攝的拖板和萬能插蘇,張說:「這也是偷聽器,打個手機號碼就能開始偷聽。」
手機貼在香港人面上的時間,可能僅次於枕頭。張大偉說,每個人的手機都可以變成最佳偷聽器,只要在目標手機裡做手腳就可以。「只要弄到電路圖,幾 乎每款手機都可透過修改硬件變竊聽器,近年更只需在電話內植入竊聽軟件就可以。」張隨即取出一部已經被植入軟件的Nokia智能手機E66、一部用作竊聽 的手機,加上記者的iPhone,讓本報作竊聽測試。

待機狀態仍發揮竊聽功能
測試發現,E66收到iPhone先後發出的3封短訊,張的竊聽手機兩秒後隨即收到同樣短訊,「內容一樣,連寄訊人的電話號碼也看到」。記者於是 撥通E66的手機號碼,竊聽機又收到一封短訊,然後用竊聽機撥打E66的號碼,竟可清晰地聽到iPhone與E66之間的通話內容。三方掛線後,E66保 持待機狀態,屏幕顯示及照明均熄滅。接著,記者用竊聽機撥通E66後,E66的收音話筒隨即悄悄啟動,記者走出房間後,亦能從竊聽機的聽筒內清晰聽到該房 內的人物對話。「只需機主行開15分鐘,就有足夠時間植入軟件,全面竊聽。」張說。
網上2000元售竊聽軟件
互聯網上亦有人售賣竊聽軟件,聲稱只要向目標手機發送短訊,誘使對方下載便會安裝軟件,能竊取通話時間及號碼紀錄,索價2000多元。有網站甚至聲稱這種隔空植入的軟件同樣達到全面竊聽的效果。
警方指出,目前有法例限制竊聽活動,據《電訊條例》,任何人藉電訊而未獲授權下取用電腦資料,最高可被判罰款2萬元;據《刑事罪行條例》,有犯罪 或不誠實意圖而取用電腦最高可被監禁3年;據《個人資料(私隱)條例》,竊錄對話可被視為不受歡迎或侵擾個人資料私隱行為,最高可被罰款1萬元及監禁6個 月。
何俊仁﹕未聞引法例控私人監聽身兼立法會議員的律師何俊仁表示,《個人資料(私隱)條例》一般只用作監管政府活動,從沒聽過引用控告私人監聽活 動。何指出,民主派部分議員長期生活在監聽之下,電話經常出現回音、雜聲、突然細聲等被竊聽的跡象,「明知報警也沒用」。何說,長遠有必要加強立法保障個 人私隱,但不少傳媒以竊聽政府通訊取得新聞消息來源,預料他們的反對聲音會很大。,


記 者用白色iPhone(右)撥通私家偵探張大偉(後)手上被竊聽的NokiaE66手機後開始對話,然後用紅色竊聽機(前)撥打E66的號碼,可清晰聽到 iPhone與E66之間的通話內容。三方掛線後,E66保持待機狀態,屏幕顯示及照明均熄滅。接著,記者用竊聽機撥通E66後,E66的收音話筒隨即


測試發現,被竊聽的E66(中)收到iPhone(左)先後發出的3封短訊,用作竊聽的手機(右)兩秒後隨即收到同樣短訊,內容一樣,連寄訊人的電話號碼也看到。

避孕古法千奇百怪

生薑、石榴對部分古人來說不僅是食物,還是避孕的原材料。由於以往未有科學化的做法,避孕古方千奇百怪,好像古埃及婦女會將鱷魚糞便塞入陰道,阻止精子前進,而希臘的婦科醫生甚至建議性交後打噴嚏避孕。

歷史記載其中一種最古老避孕方法,乃是古埃及婦女將鱷魚糞便塞入陰道,作用就像殺精啫喱,阻止精子前進。公元二世紀希臘一名婦科醫生則建議女性將 生薑及石榴等物質塗在陰道周圍,藉此殺精避孕,這名醫生同時提出婦女可以在性交後,即時出盡九牛二虎之力打噴嚏,相信一個好的噴嚏可以將精液推出體外。
生薑石榴塗陰道殺精衞生棉條面世後,世界各地的婦女照辦煮碗以不同物品塞入子宮頸避孕,結果導致體內受傷及感染,最終不育。非洲婦女會用草或布填塞子宮;日本的藝伎則用竹紙;地中海一帶的婦女偏好使用浸透檸檬汁或精華液的海綿。
首個避孕套在公元前十世紀已經出現,十六世紀的意大利醫生法洛皮奧則是最先研發及描述記載亞麻布避孕套的人,最初用作防止感染梅毒,而不是避孕。
初時避孕套以動物腸臟、皮革及皮膚製成,不過造價非常昂貴,且難以購得,直至以橡膠製造後才增加生產。

2009年8月9日 星期日

NVIDIA Tesla+CUDA修復NASA阿波羅登月視頻

在阿波羅11號登月40週年之際,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不但公佈了登月點的最新照片,還放出了一些視頻,是當年登月錄像的高清修復版,而實現這種重生的背後功臣直到今天才浮出水面,那就是NVIDIA的Tesla通用計算處理卡和CUDA通用計算技術

由於技術限制,1969年實現登月時留下的現場電視錄像質量都很差,而且種種歷史原因,留存到現在的更是寥寥無幾。2006年,NASA首次對外公開承認 人類登月的原始錄像已經丟失,不知去向,之後工作人員花了將近三年的時間四處蒐集流散在世界各地的影像,但也只找到了一小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當年直接來自月球的原始錄像畫面信號是首先發送到位於澳大利亞的地面跟蹤站,經過壓縮,然後再傳回美國休斯頓太空指揮中心,而且由於技術關 係,美國電視台只能將攝像機對準太空中心的大屏幕來拍攝畫面,有些類似電影院偷拍,因此那時人們從電視畫面上看到的都是原始畫面經過再次轉換而來的次級影 像,因此質量上失真很多。

後來NASA將這些僅存的錄像交給了影像還原和加強方面的佼佼者、DTS全資附屬子公司Lowry Digital Images,而他們就使用NVIDIA Tesla+CUDA平台,以及一種特殊的圖像編輯算法,將這些視頻修復到了720p級別高清質量。

為修復這些畫面,NASA已耗資上千萬美元,而且公佈首批成果的時候其實只完成了全部工作的40%左右,全部修復預計要到今年9月份才能結束,屆時NASA會全部對外公開。
另據NVIDIA透露,這種優化修復如果使用處理器的話每一幀都要耗時長達25-45分鐘,而Tesla+CUDA能加速數百倍。


原始效果



修復效果



原始效果



修復效果



原始效果



修復效果


附阿波羅11號登月視頻高清修復版下載(H.264 720P MOV格式):

1、阿波羅11號簡介:2分17秒。任務片斷回顧,從火箭在佛羅里達起飛到登月艙離開月球表面。
2、個人的一小步:56秒。阿姆斯特朗從登月艙中走出,沿著梯子走向月球表面,並說出了那句經典名言。內含原始錄像與修復視頻對比。
3、奧爾德林登月:59秒。人類登月第二人踏上月球表面的情景,不過有多少人記得他呢?內含原始錄像與修復視頻對比。
4、樹立美國國旗:43秒。內含原始錄像與修復視頻對比。
5、安放紀念碑:44秒。內含原始錄像與修復視頻對比。
6、月球表面漫步:2分鐘。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登月以及在月球表面行走的集錦。

希捷明年關閉新加坡硬盤廠 裁員4000人

美聯社報導,希捷公司本週二宣佈,將於明年底前關閉其位於新加坡的硬盤製造工廠,預計將有4000名員工因此失業。

希捷在聲明中表示,公司計劃將硬盤製造業務轉移到位於其他國家的工廠以期降低成本。「希捷公司有必要將有限的投資使用在少數製造工廠中,進一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新加坡一直是希捷的亞洲區業務中心,公司在這裡擁有多家工廠和研發、服務機構。希捷表示,雖然新加坡硬盤工廠明年就會關閉,但希捷在這裡的設計研發中心以及盤片工廠將繼續保留,僱傭員工數量超過5300人,原硬盤工廠中的部分員工也將轉移到這些部門繼續工作。

希捷上月公佈財報,當季虧損8100萬美元,整個財年虧損額則高達31億美元。通過減少工廠數量降低成本以實現扭虧,應當是希捷痛下決定關閉新加坡工廠的主要原因。

http://news.mydrivers.com/1/141/141308.htm

黑客大舉攻擊全球熱門網站

(明報)2009年8月7日 星期五 09:45
黑客對多個熱門網站發動攻擊,Twitter和Facebook服務受阻,Google則成功擊退黑客。

據CNet網站報導,YouTube視頻網亦為受襲對象之一。

最先證實受到黑客攻擊的,是多個社交網站。微博客網站Twitter於本港時間昨晚9時,率先證實遭到黑客「拒絕服務」(DOS)攻擊,即黑客利用多部電腦同時指向一網站,令正常用戶無法登入。

受攻擊影響,Twitter的服務癱瘓超過1小時,另一社交網站LiveJournal亦同遭襲。

其後,社交網站Facebook亦出現問題,雖未至於完全癱瘓,但服務速度亦大為減慢。

至本港時間今早,據法新社報導,網民廣泛使用的搜尋器兼網絡平台Google,亦宣佈遭到DOS攻擊。但Google發言人表示,該公司成功擊退了黑客,服務未有受影響。

Google表示,正在聯絡其他受襲的網站,以調查此事。(綜合報導)


LINK

2009年8月1日 星期六

2012太陽風暴 美國將首先面對90秒的災難

科學家發現,在地球之外有一個像巨大的肥皂泡般保護地球的磁氣圈(magnetosphere),正在變薄,2008年12月,美國國家航太總署 (NASA)宣布發現磁氣圈破了個大洞,比地球寬四倍而且還在擴大中,外太空射向地球的各種有害粒子將更直接的衝擊到自然萬物和人類社會,過去已經發生過 幾次,而即將來臨的下一次太陽風暴,科學家已經準確預測,時間就在2012年9月22日。


淡江大學教授林中斌指出,2003年10月底11月初萬聖節時期,太陽風暴是30年來最強的一次,在北歐造成大停電,使許多飛機航線改道而每一航 班損失美金一到十萬元,而且美國還損失價值美金6.4億元的ADEOS-2太空船;而下一次的2012太陽風暴預期更為強烈,地球磁氣圈更為薄弱,全球電 訊將受干擾、飛機航線若不改道將失事、電力供輸將中斷,其他和電磁有關的各種運作都可能失常。


2012太陽風暴說法的根據,是來自於美國國家科學院2009年1月出版的論文集,文中預測2012年9月22日午夜時分將出現90秒太陽風暴, 可能引起地球災難,「紐約曼哈頓上空將出現閃爍的彩色光芒,紐約市民很少會看到如此短暫而獨特的類極光現象,這只有在南極才會看到。在短短幾秒內,居民家 中的燈泡開始變得昏暗並閃爍著,接著又變得不同尋常的明亮。之後燈泡就完全熄滅了。在90秒之內,美國東部一半的地區將陷入停電危機之中。」


文章也提到,一年之後,數百萬的美國人將陸續死亡,國家的基礎設施將瀕於崩潰,美國變成發展中國家,北歐瑞典、挪威、丹麥、冰島等國,以及中國和日本也將出現同樣的災難。


負責起草研究報告的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專家丹尼爾.貝克(Daniel Baker)解釋說,太陽表面釋放著大量的等離子體高能量粒子,從太陽表面逃逸以太陽風的形式在太空中穿梭,有時太陽風會攜帶著數十億噸的等離子球,如果 大量的等離子體進入地球磁場,將釀成毀滅性的災難。


等離子進入地球大氣層將導致地球磁場結構的快速改變,誘導地面上較長電線的電網產生電流,其結果是導致變壓器的銅線快速加熱並被融化,電流失去控 制。例如,1989年3月,加拿大魁北克省就發生了類似停電事件,600萬居民在沒有電的狀況下度過了9小時;據預估,2012年的90秒太陽風暴將在美 國境內誘導產生地面電流,在90秒內毀壞美國300個關鍵的變壓器,切斷了至少1.3億居民的電力系統,接下來將連續引發飲用水缺乏、鐵路運輸停止、日常 生活用品快速消耗、加油站缺電抽油、醫院衛生保健和醫療搶救則無法進行等問題,會導致高達2萬億美元

2009年7月27日 星期一

耳仔生菇會逼爆耳膜

游泳後「耳盟」多天 盡快求醫
耳仔生菇會逼爆耳膜


【本報訊】炎炎夏日,水上活動是最佳的消暑方法,但小心耳仔入水後處理不當,引致耳道發霉。耳鼻喉科醫生指出,通常游泳後 15至 30分鐘,外耳道的積水就會自然乾透,若聽覺出現的「耳盟」情況持續兩、三天,可能是大量耳垢遇水後發脹,阻塞耳道,並引致炎症,甚至有真菌在耳道內生 長,出現「耳仔生菇」的發霉現象。 記者:鍾麗霞

人體的外耳道只有長約 2.5厘米,加上有耳膜阻隔,有水入耳後一般很快可排出,或在耳道內自然乾透,但耳鼻喉科專科醫生顧德政指出,部份人天生較易積聚耳垢,或因外耳道有微微 凸起的小丘狀彎位,令積水較難排出。若耳垢吸收了水份發脹,嚴重時可將整個外耳道封閉,令患者聽力下降,「耳垢可以入到貼住耳膜,如果發炎,隨時會令耳膜 穿窿。」
顧德政指耳道潮濕可引致霉菌滋生,出現「耳仔生菇」的情況,「耳道好似發霉咁生滿真菌,有啲病人耳仔入面會生出一條條小菇,可以逼爆耳膜,影響到中耳同內耳都發炎。」他警告,延誤治療外耳道發炎,炎症可蔓延至內耳,損害內耳神經,導致聽覺永久受損。
耳垢積聚遇水發脹


外耳道發霉,引致「耳仔生菇」。顧德政提供圖片

不少自知易有耳垢積聚問題的人,也會在夏天參加水上活動前,主動找醫生清理耳垢,顧德政表示,若患者已有一段時間沒有游泳或潛水,容易忽略相關護 理,曾有中學生考試後急着與同學行「下水禮」,忽略了耳垢積聚問題,「佢游完水後聽嘢好似多咗一重障礙,佢用咗媽咪買嘅滴耳劑,反而令耳盟更加嚴重。」患 者求診才發現兩耳塞滿遇水後發脹的耳垢,其中一邊耳道更有輕微發炎,幸清理耳垢及服藥後已痊癒。
顧德政指出,曾有患者不理發炎繼續游泳,最終令耳膜穿破,更因內耳發炎損害神經線,聽力永久受損,「佢家幾乎連手機聲都聽唔到」,他提醒患者要待炎症完全康復才可再次下水。
耳朵皮膚對泳池水過敏也會引發不適,患者可能對用作消毒泳池的氯氣或臭氧敏感,「佢哋唔適合喺泳池游水,應該改去海灘。」他指耳仔入水一般半小時 內會乾透,若仍有積水可將頭側向入水那一邊,通常數秒鐘後水會自然流出,也可用風筒的冷風輔助吹乾,切忌將棉花棒或金屬物放入耳道內清理積水。

[img]http://hk.apple.nextmedia.com/images/apple-photos/apple/20090727/large/27ls2p12.jpg[/img]

2009年7月22日 星期三

「地球」撞木星 如泥牛入海 留一道疤痕

說「火星( Mars)撞地球」是比喻勢均力敵的至激碰撞,那麼「地球撞木星( Jupiter)」又如何?前天(周一),無垠宇宙就有一枚如地球那麼大的彗星或小行星,擊中八大行星中最大的木星,在木星龐大氣體團中,只像泥牛入海, 留下區區一道疤痕。但木星遭撞擊的消息,立即震撼天文學界。

澳洲一名任職電腦程式員的業餘天文學家韋斯利( Anthony Wesley),前天凌晨在家後園,用 14.5吋( 37厘米)直徑反射望遠鏡,觀測木星,赫然發現木星南極附近,多了一個未見過的黑斑,推論是星體撞擊痕迹。

如「吸塵機」為地球擋煞
放大圖片
韋斯利的發現立即引起哄動,美國太空總署噴射推進實驗室 20小時後,用夏威夷的大型紅外線望遠鏡,證實他的發現。太空總署科學家奧頓( Glenn Orton)更說,雖然未明撞擊木星的是彗星、小行星抑或其他物體,那撞擊痕迹有地球般大。
這是天文學家第二次發現木星被撞擊的證據,剛好正值「休梅克─李維 9號」( Shoemaker-Levy 9)彗星撞木星 15周年。那一次撞擊過程可直接觀測,但那顆彗星小得多,核心只約有 5公里闊,不像今次有地球那麼大。
韋斯利指出,今次撞擊威力雖如泥牛入海,但反映了木星扮演着「太陽系吸塵機」角色,為地球擋煞。他說:「如果那東西撞中地球,我們就完了,我們應慶幸木星像吸塵機,幫我們吸走那些大東西。」
美聯社/澳洲《悉尼先驅早報》

木星前天被一顆像地球般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擊,在南極位置留下一個破洞。路透社
[img]http://hk.apple.nextmedia.com/images/apple-photos/apple/20090722/large/22wk6p.jpg[/img]

木星是地球保護神?如其變小地球會遭遇行星撞擊

據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報導,近日一項新的研究結果表明,木星作為保護地球免遭彗星撞擊的長期角色受到質疑。



  一直以來,許多天文學家理論推測,木星的引力能使彗星的橢圓形軌道發生偏轉,因此木星成為了地球生命不受彗星襲擊影響的幾個因素之一。



  但是,近日有科學家通過計算機模擬試驗證實,如果木星根本就不存在,某些彗星也不可能入侵地球。這項研究工作是由英國米林基那斯市函授大學的物理學家喬納森·霍納爾(Jonathan Horner)和巴裡·瓊斯(Barrie Jones)共同進行的。



而在上個星期,在德國波茨坦市召開的歐洲行星科學大會上公佈了這一驚人的研究結果。



  關於這項研究,霍納爾和瓊斯運用計算機模擬,揭示了來自木星與海王星之間的冰凍小行星對地球的威脅。這些處於太陽系的較外層小行星被稱之為「半人馬小行星(Centaurs)」。霍納爾指出,「木星既是威脅的來源,同時也是遮蔽風險的保護者。如果沒有木星的存在,半人馬小行星很難被扔進太陽系內部。與此同時,太陽系內的一些物體也很難被拋到外層空間。」



  如果木星的存在並不能作為生命可棲息星體的先決條件,天文學家將開始著眼於更寬廣範圍的行星系統,以尋找外星生命的來源。



  霍納爾還表示,「這項工作的長期目標是為了使我們在更寬廣的意義上理解關於星球生命的問。然而,我們的太陽系是我們探索外星世界的起點。」



  在這項研究中,霍納爾和瓊斯觀測了近海王星、天王星和土星軌道的木星族彗星(Jupiter Family Comets)。彗星是行星形成過程中留在太陽系外圍區域的「髒冰團」。當它們撞擊到地球表面時,會在方圓幾公里範圍內造成巨大破壞。然而彗星的橢圓形軌道卻會受到木星引力的影響。



  1994年,「蘇梅克—利維9號」彗星與木星相撞,卡耐基學院的天文學家喬治·韋瑟里爾(George Wetherill)通過觀測研究推測,木星可能正在擔當著保護地球的角色。之後,天文學家唐納德·布朗李(Donald Brownlee)和古生物學者彼得·沃德(Peter Ward) 也支持這一理論。



  總之,根據霍納爾和瓊斯的研究結果,地球不是那麼容易受到木星族彗星的影響。但是如果木星變成土星那樣大小,那麼彗星撞擊地球的幾率將大為增加。



  天文學家認為,對地球威脅最大的其實是來自位於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的影響。

不明物體撞擊 木星南極區

木星南極區域遭受不明物體重大撞擊,閃現一個地球般大小的亮點。澳洲一名業餘天文學家週日發現該異狀,立即知會美國太空總署,後者證實是一次撞擊。目前只知撞擊導致木星該區域的溫度和阿摩尼亞氣體水平提升。雖然科學家們不清楚該外來物究竟是來自木星附近星體的冰塊、難以偵測的細小彗星,還是別的什麼,也不知道它的體積,但很慶幸能趕及觀察到這罕見天文現象。

2009年7月18日 星期六

印度探月衞星 無法拍攝影像

印度探月衞星一個感應器因為過熱失靈,導致衞星無法拍攝月球表面的影像,科學家目前正試圖進行遙控搶修,若不能修復,衞星就變得失去作用。

Random Post